干汤药

昨天下班接到家属电话,孩子烧了。直接就拐到药店去了,一边打电话问症状、舌苔一边选了成药回家。

回家见到乖宝,精神矍铄,热象不是很高,外感明显,遂予中药以疏散外感风寒防内传。家属迷泡澡,时间烧久,抱出来感觉孩子立马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体温直奔39.4°,内陷,化热。加了小柴胡,没压住,喂了布洛芬,让小家伙睡。


半夜又烫手了,心里很想有一碗白虎汤。奈何没有,退而求其次喂了柴胡桂枝退热剂,稍减,持续时间不足四小时。

高热,不畏寒,不汗出,烦渴,尿黄,流清涕,打喷嚏,表寒里热,舌红苔黄,脉浮数,喂了三次。

期间我还没忘了喝自己的汤药,第二副,手没那么冷那么疼了。一边喝一边想,学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这么渴望喝汤药,第一次这么明显体验到:中医药传承人就是中医药受益者。

舌红苔黄腻



中午乖宝又有点烧,很担心晚上再热起来。干脆网络开方闪送过来,今天下午干一大战。顺便给自己又在前方基础上加了九克麻黄,一起送过来。

药到手有种特别珍贵的感觉,一秒没耽误先给乖宝干一剂表里双解,小子十分钟退烧,说要睡觉,安安稳稳睡了一下午,醒来大开吃戒,自己说:“妈妈,我不烧啦,身上也不疼了。”

嘴唇还红,喘气还粗,还得再喝一次,于是我俩一起各自干了一晚汤药。

中医药,我是传承人,是受益人。

你一碗,我一碗。你不烧了,我不疼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