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崇拜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孩子叫Litten,他在日记里写过这么一段话:
人们总是要用“说走就走”来标榜旅行,
貌似有了它,才多了一份洒脱。
但于我说,这样经常是迫不得已,
如果能够,我喜欢一个词叫“蓄谋已久”。
我可以精心准备,旅行如约而至。
仿佛是一位尊贵的客人,
出现在那个预期的,天朗气清的时分。
这说明,你的生活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用不着洒脱,才是最大的洒脱。
不知道多少人有过说走就走的旅行,你们说走就走的旅行过程又是如何的呢?说说我自己吧,几乎所有的旅行都会事先做很多很多的查阅和准备工作,大到目的地的选择,小到目的地的公交线路,没办法,路痴,总担心自己会把自己弄丢了。唯独去年十月底去迪拜的那场旅行,由于那期间工作实在太忙,我什么准备都没做,就临行前一天的晚上收拾了几件衣服而已。也因此,我在目的地的时候是跟着朋友寸步不离,就连她要去和供应商谈工作的时候,我也宁愿自己坐在店外等着,也不愿自己一个人出去逛逛。因为朋友是个细致周到的人,整个旅程还是很丰富很开心的,但由于我什么准备工作都没做,感觉自己有一点点被动吧。所以,看到Litten的那段话时,真真是写到心坎儿上的共鸣。
再说两件最近一个月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吧。
其一,报名参加了2017-04-15李笑来“提高执行力,改变你自己”线下巡讲课·杭州站。心想着,苏州离杭州这么近,车票肯定多的很,不急着把票买好,等到了那天去了火车站再说。结果,临行前两天觉得不提前买票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就去看了看票,天啊,恰当的时间点都没票了,剩下一些不太恰当的时间点的票也几乎只剩个位数的了。最后,不得已还是提前买票了,只是买的是不太恰当的时间点的票。如果我在报名的第一时间就计划好买几点的票并立即购买的话,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其二,昨天原本打算去图书馆看看书的,结果早上到了图书馆又突发奇想的说要不去无锡看看小舅舅和小舅妈吧,于是说走就走了。到无锡吃了午饭,下午一起去鼋头渚,到景区的时候已经三点,来不及散步观光,买了观光车的票,直奔码头,坐上游船前往太湖仙岛,在岛上草草游览了一下,又登上了返程的游船,紧接着又上了返程的观光车。105元的景点,就用了不到两个小时逛完了,这就是我们标榜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吗?原本打算逛完景点就各回各家的, 但是小舅舅和小舅妈的朋友又要请我们吃晚饭,心想着无锡离苏州这么近,高铁动车那么多,而且15分钟就到了,加上盛情难却,就留下吃晚饭了。吃饭前还特地看了一眼火车票,车次多的很,余票也是多的很,心想着就等吃完饭再买票吧。结果吃晚饭再看票的时候,已经没有票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同一件事情上栽了两次跟头。想想我不提前买票的担忧无非就是计划有变或者行程有变,赶不上车;但是,不提前买票的实际情况常常是变化更多,更肆无忌惮。反倒是,当我们知道在固定的时间点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才会刻意地控制变化的肆无忌惮,我们拒绝家人的盛情时也会得到家人的体谅,这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生活啊!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一句话,就用这句话结束这篇的碎碎念吧: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