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上班时,老板告诉我们要努力工作。结婚后,长辈告诉我们要努力生活。
努力似乎成了一切的代名词,不努力的人往往和失败相关联。
每个人都会努力,或者也曾经努力过。也许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渐渐的努力也就失去了动力。
如果有人告诉你应该怎样做,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被动的行径。
在我们内心深处并没有接受这样的行为。
跟着已有的指令来行事,到最后就会产生一种疑问,到底为什么要执行这样的指令。
成长的规律让我们变得后知后觉,等到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才能明白有些事情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方向。
选择大于努力,选对了方向,你的努力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选择又是一种完全主动的行为,生活中很少有人让你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能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人,往往都过得比较幸福。
那么什么是选择,或者讲什么又是主动,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理解又是不一样的。
以前我对主动的认知局限在自己的行为之中。
用积极服从指令的方式等待着自己的生活。
好好的听从家长的指令,除了好好的学习,还要完成一些自己不乐意去做的家务。
孩子做家务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区别在于同样的事情,带给自己的体验有很大的不同。
打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玩什么游戏,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有好的游戏体验。
也就说无论怎么样,最后应该让自己在游戏中找到快乐,而不是有点郁闷的结束每次游戏的过程。
如果每次的游戏,得不到应有的愉快体验。很快的,就会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的我对家务还是有一种本能的排斥状态。
就是因为之前一些不好的生活体验,一是,从来都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指令的方式。二是,在执行指令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行为体验。
反其道而行,假设我会主动的选择家务,在过程中也能够找到愉快的体验,也许就能够得到另外的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