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于对万维钢老师精英日课第三季发刊词中一段话的思考,结合个人的经历我有另外一层理解,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维钢老师原文大概是这样说的:
网络科学家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在11月6日刚刚出版的新书《成功公式》中提到一项研究,研究者通过大规模统计数据发现,那些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申请了哈佛之类的著名大学,但是因为缺少耀眼的课外活动和强有力推荐信而没有被名校录取,不得不去了稍差一点的大学的学生,后来人生中的收入水平,跟那些上了名校的人一样高。
但是,请注意,这个学生当初必须是*申请了*名校才行。如果他成绩同样好,但是根本就没申请名校,那他未来的收入就不会有那么高。
也就是说,可测量的成绩很重要,但是敢报名校的野心也很重要。
巴拉巴西说,这里所谓的野心,就是“你认为你属于哪儿”。你认为你属于哈佛,而且成绩又够,那不管哈佛录不录取你,你将来都能取得哈佛毕业生那样的成就。这个野心可不能是被父母逼着报哈佛。你得切实相信,你跟那些高手是一路人,才行。
看到上面这段文字,我有一点不一样的理解,先说我的结论:当你做了一件很牛的事,让周围人认为你是高手,同时你也这样认为,你就会变得像高手一样思考、选择和行动,在正反馈作用下,你可能距离高手越来越近,虽然未必成为真正的高手,但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注:初始条件“很牛的事”可以有很多种,未必是一个事件,比如每天坚持阅读打卡,坚持写作,坚持健身等,当时间足够长,你就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周围人认为你很牛的“舞台”,我的经历让我感受到这个“舞台”拥有多大的力量。
先来说说我的故事,从小到大给自己定位是:一只努力的蜗牛,每天学习到深夜,考试成绩在不温不火中稳步提升,但是距离上名校距离遥远,高考没有改变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真正改变我人生的应该是考研,经过两年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学。真正神奇的事情发生在我要考入北大之后,让我体验到环境对人的正反馈作用有多大。
考入北大后,我还是我,还是那只努力的蜗牛,其实没有任何本质改变,但曾经的同学和亲戚朋友似乎感觉你已经不是当初的你了,贴上北大的标签后,他们会认为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渐渐的,你也会认为自己应该喜欢看书,应该享受学习,应该足够聪明,同时学校的学习氛围也真的是太好了,渐渐的,我都感觉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喜欢和他人交流思考,这个“舞台”渐渐影响了我的选择,行为和思考方式,我希望我的行为更配得上这个标签。
工作中我依然保持阅读,还不定期组织分享,将我的思考以公开演讲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同事,同事也会感觉我不愧是北大出来,再一次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渐渐又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将自己的思考与更多朋友分享和交流,坚持写作1年,写了20多万字,周围的朋友又会感觉我不愧是北大出来的,正反馈再次形成。如果做一个切片,现在我的思考模式和读研之前的我确实有了很大的不同,我的个人感觉是,读研期间除了专业知识外其实没有学到很多,但是真的因为这个“舞台”的正反馈作用太好,让我确立了一个终生学习的目标,并且认为这个目标理所应该,所以我才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珍惜生活中鼓励你并且与你一样努力的朋友,他们既是一面镜子督促你前行,也是你“舞台”的最好观众,成长之路并不容易,毕竟学习是反人性的,找到盟友不易,请珍惜他们。工作中结识了一个这样的朋友,工作后依然持续学习,而且非常幸运地是他的阅读方向和我完全不同,他更喜欢阅读人文,历史之类的图书,所以我们交流分享时会发现看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视角,而且我们会彼此鼓励,我们的对话经常是我吹捧他很牛,他吹捧我很厉害,我们都在这中互相鼓励中变得更加自律,特别喜欢某健身APP中的slogan:自律给我自由,而且自律会提高自我评价,因为高手们都很自律,我们跟他们是一路人。
现在隔天6点起床骑自行车到公司阅读写作,借用科比的经典句式,你知道北京12月早晨6点钟的样子吗?天还没亮,人很少,还挺冷。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但是感觉自己还算自律,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为高手,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从国企跳槽进入互联网公司已将近半年,因为全新的生活节奏需要适应,这段时间没有写文章,经历了转型的迷茫,恶补专业知识,重拾信心,工作中发现了盟友,找到了目标。不得不说,生活相比于国企安逸的早8:30晚5:30辛苦太多,但是焦虑感淡化了,感觉每天自己都能学到新东西,非常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