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三个层次
今天,读咖友的《认知突围》,里面的一段话似懂非懂,冥思良久还是不解其意,于是就向咖友请教。
我忽然对“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新的感悟。
对一件事情或观点的理解,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理解层次是:理解得很透彻。
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所要传达的观点,在传送给你的路上没有损耗,没有被扭曲,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你。你用你的理解力稳稳地接住了作者传递过来的观点和思想。
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文字终于实现了“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这也是文字的本来使命。
作为输送方的作者会感到欣慰,因为有人读懂他的思想并接受他的观点;作为接受方的读者会觉得欣喜,因为虽然隔着迢迢万里,但通过文字,实现了与作者思想的共通;作为传送者的文字会感到自豪,因为它的本然使命已光荣完成。
这个“理解得很透彻”层次可以比作是,一块宝石被识宝、懂宝的人获得了。送出宝石的人遇到了识货的行家,获得宝石的人如获至宝,自然也就会很珍惜。
第二个理解层次是:一点不懂。
就是根本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什么,甚至会排斥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思想。当然啦,读者通常不会认为是自己不理解,他们会想,这写的什么玩意儿。
这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对符合自己认知体系里的思想和观点,自然会容易接受,对不符合自己思想观点的东西,自然会本能的排斥。
这看起来好像挺遗憾的:我送出的观点你不懂,观点还没有出门就胎死腹中。但其实不然,套用《西游记》里面观音菩萨化身道士,劝孙悟空西去取经说的一句话“世上自有度你之人,却不是我”。世上自有懂这位作者思想的人,但却不是这位读者。各执己见,各行其是,互不相干,各自在自己的圈子里玩耍也挺好的。
我把这个“一点不懂”的层次比喻成,作者认为自己送出的是宝石,而读者却以为是块普通的石头,随手一丢。这样也好,就让这块宝石落到具有慧眼赏识它的人手里,也算是才逢明主,马遇伯乐。
第三个理解层次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
就是对作者观点的表达,好像懂但又不是很懂。我认为这是最糟糕的一种状态。因为不是很懂的话,就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作者明明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却被读者理解成是那个意思。作者被误解了而不自知,读者误解了别人也不自知。
如果说,“一点不懂”是指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世界根本不相通,那么,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状态就是一个误会的世界。
这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作者的表达有误,也可能是读者的理解有误。但我觉得,读者的理解有误这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作者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首先他心里面有一个明晰的想法,然后把这个想法通过文字从笔端表达出来,传递给读者。如果自己都不明晰的观点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这个表达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对自己观点进行梳理的过程。所以,写文章要付出辛苦的劳动,但收获最大的并不是看文章的读者,而是写文章的作者。
这个“似懂非懂”的状态就是,宝石拿在手上,心里隐隐的觉得这是一块宝石,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出它是一块宝石。有的人就会想,到底是不是宝石我也搞不清,但也不能丢掉,假如是宝石那我不就亏了吗?就放那儿吧。
也有的人会想:到底是不是宝石啊?于是就想办法去求证。反复阅读、查资料、问作者本人,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无知丢了那可能的宝石。
我就是那后者。
为自己鼓个掌。
文末,我是不是应该应景地来一首《掌声响起来》?
来,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