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星期三 2019年3月20日
出品/ @ 敲重点(HIT THE KEY)
撰文/ @ 黑老师
视觉/ @ 杜老师
花千芳日前在微博上有发布过一条消息,其内容大体意思就是,中国人不该热衷于英语,认为英语是一门废物技能,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并且牺牲了孩子们的宝贵童年。
字里行间都提倡国民不要重视英语教育,可以请一支专业的翻译团队解决问题,这一言论很大意义上讲都有些偏激。
很有意思的是,在各个社交媒体上,作家花千芳的头条号下的评论,大多都是支持英语无用论的人群。
再看微博下的评论,高赞的全是反对作者言论的,并且能够讲出支持自己观点的道理。
我们先不做吃瓜群众,黑老师首先就是理清楚大家的思路。
黑老师认为花作家的逻辑链是这样的:
学东西就要学以致用-学了不用等于浪费时间-学英语就是为了要用-但是如果不出国就等于用不到英语-事实上全中国人不可能都出国-所以学英语是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
-重点1-
是阶级问题吗?
花作家发表此言论的对象,不是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目标群体是那些并未出过国,也未在真正高等学府就学。
目前社会中并不属于主流,偏于边缘地带的关注者,这类同胞呢,因为受制于先天资源分配的问题,原声家庭经济状态问题,省份自治区教育水准的问题,在人生前进的道路里,并没有发挥到自己梦想或者是大众眼中精英的形象。
而这类同胞的基数是很大的,因为只要反过来想想,除了那些从小就在好的教育资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大多数平民阶层的小孩,身边有多少同学同窗会以高比例的数据读211、985或者出国留学海外定居?
花作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挑起阶级对立,学英语是否必要只是他拿来用的棋子,因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里,英语比例运用之低不用做调查都可以知道有多低。
这不光光是国内,即使是海外华人社区,也是一样的道理,移民海外二三十年的老侨民一句英文不会说,仅限于说hello的大有人在,这是现实。
那关注了花作家的言论的一些群众会怎么想呢,尤其是那些沉默的大众,会想到自己为了拿一个二本或者三本的文凭,不得不每天去操场背单词的日子,然后对比现在日常什么都用不到英语的状态,已经马马虎虎的日子。
再加上下一代小朋友又不得不学英语的大环境,心中那种苦闷自然就会存在,进而就会被引导攻击嘲讽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外语学习的需要,进而激发民族情绪。
这些极有可能都是花作家在这一个言论发表中所预期或者是期待的,也许他本身就是学习英文的受害者,PTSD。
-重点2-
如何看待王思聪的反击
王大少进场纯属是这个事件的意外,当然更能把这件事情炒热,因为花作家给出的一个概念,是虚的没有参照物,但是王大少的进场,多少让那个这个虚体概念具体化了。
A王大少自己就能说一口漂亮的英文,会让一部分没学成英文的人羡慕嫉妒恨
B王大少自幼因为家庭的因素,获得了比一般民众更好的教育资源,会让一部分想学没机会学的人羡慕嫉妒恨
C是因为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家庭背景,才让王大少能出国,所以学英文是有用的,会让一部分学了英文却用不到的人羡慕嫉妒恨
D问题的核心在于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是1,学不学英文是0,没有前者后者就是蛋了,因为现实让很多人的努力都成了蛋,会让一部分人羡慕嫉妒恨
正因为王大少的进场,让花作家找到了一个切实的靶子,于是不遗余力的攻击甚至撒泼了,进而上升到仇富级别,花作家的目的基本就达到了
从黑老师个人的角度来说,英语是一门语言,不是高精专的科技,英语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核心是为了对接国际化和全球化,真正运用英文甚至有能力去听说读写英文的中国人不需要是主流人群,但是必须是全民化普及的教育,因为这是教育公平原则的根本。
当一个阶层完全掌握了一种语言在听说读写的绝对话语权之后会怎样?请参考活字印刷术完全发明前,士族地主豪门财阀阶层是怎么对待寒门庶民农耕阶层的就知道语言的运用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力,控制住语言就等于控制住知识,控制住知识,就等于控制住整个世界。
-重点3-
是否要学习英文
黑老师观点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只有掌握了英语,才能够与西方国家就很多方面进行很好的沟通。就科技来说,如果不懂英语何以了解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所取得的进步,何以效仿,何以发展,恐怕英语会成为拦路虎。
再拿一些科研人员来说,很多读到硕士以上学历的学生都知道,我们要看一些国外的著作,了解他们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这是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改进。
这就是为什么考研考博要考英语了,如果英语不过关,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已的观点,何以与国际先进的东西接轨,恐怕只能活在自已的世界里了。
其次,若不懂英语,看电影都是问题。每次大家去看电影的时候,首选是美国大片,或欧洲大片,此时看着屏幕上的字幕,听着完全不匹配的声音,当时有没有一种方恨少的感觉?也许有些人觉得挺好的,能看懂就行。
事实上,看一部电影,并不仅仅是看他的动作是否精彩,画面是否震憾,有的时候要要看台词,看演员的表达,以及当时所用的语气语调。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与电影整个氛围相对应的。
再者,懂计算机的都知道,学好英语是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取代的一分子。
学习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开发一个软件,一款游戏,如果不懂英语行不行。不懂英语意味着你不懂计算机语言,那怎么可以读懂已经编好的程序呢?不懂程序,又怎么可以编出程序呢?
最后,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学计算机,我也不看电影,我去学医,这与英语应该关系不大吧。事实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学医的人肯定知道,西医与英语分不开,而中医呢,很多人以为与英语无关,这是中国最传统的东西。
事实不然,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不假。但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煎药用的大型机器也许可能就是从美国进口,若不懂英语,你怎么懂其中的操作和用途呢?
可见,英语真的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方面,不懂英语将来是一大挑战。掌握英语固然重要,可如今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到底如何去学习英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英语到什么样的水平就可以了?
对不同的职业英语要求也不同,而不是一昧地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及时他们在不一样的岗位。黑老师以为,这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以及对接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不是选择放弃学习英语,间接地把自已与外界划清界线。
就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说出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文版权归“敲重点”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THE END—
CLICK PICTURE
—补充下一个重点知识—
对了!
来这,一起改变点什么….
“通证经济”重构 “眼球经济” !
参与即挖矿.100%收益共享 . 社区自治
让每一篇原创都能触动人心…
立刻下载领取3000 CB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