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杂谈

厕所杂谈-插图.jpg

四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漫聊写厕所”的随笔。此文上传到平台后,有朋友看了对我说,你怎么写这种东西?言下之意,他觉得写厕所这种内容太过无聊。虽然我向他作了解释,但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并还反问我一句“历代以来中国有哪个作家特意写过厕所的?”

确实也是,在我的记忆中,除了北宋的欧阳修、钱惟演提到过有在如厕时阅读、思考、写作的习惯之外,好像很少有中国文人涉笔厕所题材的。相比之下,倒是日本文人的写作范围显得更加广泛。事实上,我以前写那篇随笔的起因,也是在读了日本作家妹尾河童写的《窥视厕所》这本奇书后才产生写作兴趣的。

我读过不少日本作家的随笔,其中不乏描写厕所、如厕的文字。比如谷崎润一郎的《厕所种种》就很有代表性。他描写的那种悬设在河滩上方的空中厕所,“既听不到排泄物坠落的响声,也没有臭气浮升上来。从高处俯视那块溷浊的粪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洁之处。”在他看来“再没有比这更为风流潇洒”的厕所了。

回想起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广东珠海、中山一带的乡间也曾看到过这种悬空构建的空中厕所。这类简易厕所一般都是悬设在跟乡村饭店紧挨的鱼塘上方。客人在使用厕所时透过脚底下木板之间的缝隙向下探望就是波光粼粼的鱼塘,在晴朗的日子里还能看到在水中悠然游动的鱼群。

在这种厕所内方便,如厕人居高临下,排泄物坠落在鱼塘中,便成了喂鱼的饲料。我不清楚这种肥水不外流的厕所是否当地农村传统的厕所构造,还是仅仅局限在乡村饭店这种地方才会有的?但无论怎样,我还是蛮叹服当地人的精明之处。不过话要说回来,凡是上过乡村饭店这种空中厕所的客人,再要他点几种饭店里的河鲜,我估计这样的客人是不多的,除非点的是从海里捕捞的鱼虾贝类等等的海鲜。

说到这种构建在野外的厕所,我自然会联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在江浙一带乡村常见的野外厕所。这种露天厕所各地的叫法不同。在我老家萧绍等地的农村,人们称其为“茅坑”或“茅厕”。称为“厕所”的,只是带有书卷气的文雅用词。

对这样的乡村茅厕,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在很长时期里,只要一提起茅坑或茅厕,我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绿荫浓密的树林,枝叶婆娑的竹丛、繁花缭绕的篱笆,蔓延在茅坑顶上或周围的南瓜藤叶,以及亭立在厕前小径两旁盛开的金色朝阳花……

这是构建在我老家古宅后院的茅厕在我记忆中刻下的画面。要说我老家后院的这处方便之所,就像妹尾河童书中人物所说的那样,我“可以说上三天三夜。”是的,在这种最贴近大自然的茅厕中方便,我可以列举出来的乐趣有很多。

这就像鲁迅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一文中津津乐道他老家后院的趣事一样。春天,后院的野草绿了,无名的小花开了,蓝天有归燕在穿梭,此时你若在后院茅厕中方便,就好似蹲在花丛中赏景;夏天,鸣蝉在绿荫中咏叹,小鸟在竹林里歌唱,远村的鸡鸣犬吠声隐隐地飘来,此时,这些声音就成了你在后院茅厕中放松时的背景音乐;秋天,后院的果树熟了,枫树的叶子红了,茅厕附近的桂花树阵阵飘香,飘进了茅厕混合成一种独特的气味,让你视之为老家后院的象征之一。不过到了冬天,在茅厕出恭就没有多少乐趣可言了。当寒冷的北风吹过来时,会让如厕人冻得直打哆嗦,但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从敞开的茅厕中远眺皑皑的群山,在雪雾中若隐若现;静赏寒鸟在洁白的雪地上,踏出疏疏朗朗的图案来,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我特别还想说的,是在盛夏季节里,在老家后院茅厕内蒸腾散发出来的那种由粪土的臭味、花草树木的清香、泥土和苔藓的气息混合而成的特种气味。这对离别故乡的游子来说,就像谷崎氏所说的那样;“有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是呀,当阔别故乡多年的游子,身在外地如厕时,若能闻到这种在老家茅厕内闻惯了的气味时,瞬间,就会使他回想起在老家时的种种往事来,一股浓浓的亲情溢满心头。难怪谷崎润一郎又会说“厕所内的气味具有一种安神冥想、诱人回忆的效用。”

当然,作为唯美派作家的谷崎润一郎,在他的笔下,厕所,难免被过度美化了。毕竟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厕所,仅仅是解决内急的地方,谈不上要有什么美感,只要此处洁净隐蔽就可以了。这样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做到,但也不见得。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不少单位或家庭的厕所就达不到这种要求。特别是在我去过的那些劳动密集型的私营企业里,不夸张地说,很少有符合洁净隐蔽标准的厕所。

在这种不合标的厕所内方便,你需要有相当的定力和速度,不然的话,真的会晕倒在其中。我尤其讨厌那些不习惯便后冲水的家伙,留下一大滩米里共,顾自扬长而去,却苦了后来者还得替他清理秽物。还有一些工厂,厕所便器的冲水装置坏了很久不晓得去修理,由此产生的场面想想都会觉得恶心。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认识一位私企老板,他明知厂内厕所的冲水设施坏了,却不打算去修理,宁愿自己每天驾车去附近城镇的宾馆、酒店里的厕所解决内急。我问他为何要这样?答曰“员工的素质太差,厕所修不胜修,既然修不好,干脆不修,让他们自个去“享受”此中的气味就是了。对此,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是哪边人的素质出了问题?

这也使我想起,曾经合作过的两位法国女客户。我每次陪她们去工厂考察,她们从不会使用厂里的厕所,理由是拉不出来。她们宁可在返途中,寻找路旁隐蔽的树林,或是河畔茂密的灌丛进去放松一番。也许她们觉得在这种地方出恭更舒适吧?但在我看来也有危险存在,比如遭遇毒蛇、马蜂的袭击,或是不慎滑入河中溺水等等。记得曾有位美女主播就是因为在河畔灌丛中方便时滑入河中溺亡的事例。

不过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时亦令人费解。他们能把厕所装修得富丽堂皇,且保持一尘不染;但也会在繁华的闹市街头设置露天公厕。那年我在荷兰街头首次看到那种站立式的露天公厕,就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不知西方人对此作何感想?但要我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撒尿,只有匆匆放空迅速逃离。

像这种尴尬的场面,有点像张爱玲在《异乡记》中所写的那样;“我急着要解手,看看那木板搭的座子,被尿淋得稀湿的,也没法往上面坐,只能站着。我把棉袍与衬里的绒线马甲羊毛衫一层层地搂上去,竭力托着,又怕跌,还得腾出两只手指来勾住亭子上的细篾架子…… 我又窘,又累,在茅厕里挣扎了半天,才面无人色地走了下来。”我无法想象在荷兰街头那种站立式的露天公厕内,女性是如何上厕所的?但从老外神态自若的表情来看,应该不会像张爱玲那样狼狈吧?

要说在众目睽睽的场合下,敢于镇定自若地在露天公厕,甚至是在任何转弯拐角处随地撒尿拉屎的,按上海老一辈人的说法;只有红头阿三才会有这样的勇气。我外公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固执地持有这种说法。我从没去过印度,所以不敢跟着老一辈上海人随便乱说,不然就会有种族歧视之嫌。

细说起来,有趣的反倒是半个世纪前的老上海人颇有在露天小便处撒尿的勇气。记忆中的这种露天公厕,几乎在老上海每一条石库门房子的弄堂内都能够找到。有的贴墙而设,撒尿时背对着路人还不会太难堪。最让人尴尬的,是那种矮墙式的小便处,它没有任何遮挡,完全敞开,站着方便时,上半身暴露在外,面对着来来往往的路人,特别是遇到漂亮的女人,实在是很不好意思的。

这时候你必须把裆下的“龙头”压下来,克制着放缓撒尿的速度,尽量不要发出“沙沙沙,哗哗哗”那种水库开闸时才会发出来的声响…… 然而,不管你怎样努力控制撒尿的动作和声响,反正你不雅的形象已经被摄录在别人的眼里了。

聊了半天的厕所,我也该来谈谈自己理想中的厕所是怎样的?身为平头百姓,我自然不敢奢望像元代倪云林那样拥有一个用无数飞蛾翅膀做坑底衬垫的茅房,或是像当代富豪那样用纯金来做便器的厕所。

我欣赏的是谷崎氏追求的那种“构建在绿叶飘香、苔藓流芳的林荫深处”的厕所。这样的厕所处在野外,在清爽的空气中,身在其内,“仿佛凉亭小憩,没有任何不洁之感。”而且,它还是“极为适合于虫鸣、鸟声,也适合月夜,是品味四季变化和万物情趣的最理想的所在。”但要构筑这种厕所,仍需要有足够的财力,当然,还要有地方才能实现。因此,这仍然只是我幻想中拥有的、不现实的“理想厕所”。

所以,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如今,作为普通百姓人家,要想构建一个洁净舒适的家庭厕所,是很容易实现的。只是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对我来说,理想的家庭厕所应该是这样的;地方不要太大,干湿无需分离,但要有绿植在室内欣欣地生长,还要有清幽的檀香在室内淡淡地缭绕……假如家在底楼,那么在厕所窗外,最好能栽几株芭蕉,种一丛修竹,这样在雨夜如厕时,就能倾听到雨打芭蕉、风摇竹叶的静雅之声。还有,属于我家的厕所,不能有令我心烦意乱的色彩,不能有让我倍感厌恶的俗气字画,但要有一个小小的书架,可以插几本我喜读的书籍,放几套我欣赏的画册……诸位,我对家庭厕所的这些要求,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城创卫,多出了很多厕所,傍晚散步,忍不住便留下了照片,以留给往后的岁月慢慢解剖。 一如今天对儿时厕所的赘述。 先...
    韩书山阅读 535评论 1 3
  • 从日本回来后,边整理照片边回味这趟旅程。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城市?日光、东京、河口湖、箱根、镰仓这五个城市,...
    跟着鹏叔游世界阅读 701评论 0 4
  • 要想留住妻子,你家里必须建厕所 关于印度电影《厕所英雄》 影片讲述了贾娅(布米·佩德卡尔饰)嫁给凯沙夫(阿克谢·库...
    桃李不言_a8b9阅读 775评论 0 0
  •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窥视厕所》这本书。出于好奇,我取下来随意浏览了几页就被书中谐趣的文字所吸引。此书的作者是日本的...
    默思飘逸阅读 535评论 0 0
  • 文/丘墨豸 厕所对于已经故去的老一辈人来说,曾经是个新鲜的名词。我小的时候,也见过农村厕所比较原始的模样。那时候,...
    丘墨豸阅读 1,011评论 1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