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孩子就是动作慢,做什么都慢一拍”。
“你就是做事毛糙,看,东西又忘带了”
“你就是个粗心的孩子,这道题不该错又错了。”
这样的话语每天都在我们的口中蹦出。我们常常习惯性地给孩子贴标签,尽管我们都知道不对,也不断在提醒自己,可还是忍不住。
为什么呢?
除了教育模式的代际传递,我们从我们的父母或生活中重要他人习得这种表达方式外,最近阅读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却从思维及心理模式上给了一些新的启示。
书中谈到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思维模式却可能导致我们的判断或行为偏误。
首先,非理性推断。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于按大家都在说的“常识”或者道德、情感去判断问题,而不是数据和客观事实。而且常常忽略随机性,喜欢推断规律而不考虑依据是否充足。
就像养育过程中我们一看到孩子的某些或某几次行为就断言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品质或能力的问题,而没考虑过是否是孩子的适龄行为(客观特征),或者这个频次或行为点是否真的足够推断问题(数据量是否足够多),我们总是匆忙下结论贴标签,并把结论影响凭想象扩大化,继而急迫地使用一些强硬的方式试图纠正孩子,平复焦虑。
其次,律师机制和确认偏误。普通人在判断的时候习惯使用律师机制,先快速下结论再收集证据证明结论;很少人会使用科学家机制,先有足够证据再下结论。
而且,一旦内心有了结论或观念时,容易启动“确认偏误”心理机制。确认偏误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用万维钢的原话说就是“如果你开始信一个东西,那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
这样我们给孩子贴了标签后,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心理暗示,更是导致自己和孩子只看到符合标签的孩子行为,自动忽略其他表现,从而不断证明标签的“正确性”,并促进父母不自觉地给孩子强化标签,产生对孩子的认知偏误。
还有就是负面偏见心理机制。人对负面信息有更大的敏感度,对负面情绪的感知超过正面情绪。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问题常常引发父母的恐惧担心,而恐惧担心的负面情绪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优先级会高于愉悦之类的正面情绪,所以我们更容易对孩子问题有强烈反应,给他们贴上负面标签。
基于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养育行为有更好的解读和调整。
1、理解和接纳,因为我们大多是普通人,所以有律师机制、确认偏误等这样的普通人感性思维模式很正常;
2、我们可以适当培养科学家思维。在对孩子问题的审视判断上,更加理性客观,多询问自己“这个结论有充分依据吗?”,“我目前的判断是基于科学家机制还是律师机制?”之类的问题。
3、时时提醒自己避免“确认偏误”,不要让错误成为孩子的伤疤。教育沟通中更多就事论事,只描述具体事实而不是推测,不急于下结论,给孩子贴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促使我们对孩子以及孩子对自己都能产生恰当客观的认知。
4、情绪是一种本能,需要接纳,但情绪中更容易偏离理性,控制情绪,觉察并超越本能,更平和地看待孩子的问题。
《万万没想到》前几章除了提到这些思维点,还提到了一点——科学家精神,追求真理,努力接近事实真相。而这个精神背后是一种科学家态度,为了真理,允许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甚至把被他人改变想法当成乐趣。
同样,我们作为父母,在养育中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注入这样的科学家精神,理性、客观、接纳,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个体看法、价值观和判断标准的同时,允许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个改变不仅可以来自成人世界的新视角、新理念,还可以来自孩子。
用感性共情感受和需求,用理性处理问题,觉察反思改进,也许可以找到亲子或亲密关系更好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