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GC垃圾回收机制

1、引用计数

    查看某一元素的计数可以通过 sys.getrefcount(),当引用计数为0 的时候,内存就会被释放。

    引用计数技术在每次引用创建和销毁时都要多做一些操作,这可能是一个小缺点,当创建和销毁很频繁的时候难免带来一些效率上的不足

    创建一个变量的时候,a是一个引用,容器对象[1]是一个引用,所以有两个引用。两个引用的结果都是最后的元素对象。

 好处:实时、简单

    缺点:维护引用计数消耗资源。

               循环引用:  l1 = []  l2 = []  l1.append(l2)   l2.append(l1)


2、标记-清除的回收机制

"标记-清除"是为了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可以包含其他对象引用的容器对象(比如:list,set,dict,class,instance)都可能产生循环引用.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如果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为1,但是仅仅存在他们之间的循环引用,那么这两个对象都是需要被回收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引用计数虽然表现为非0,但实际上有效的引用计数为0.我们必须先将循环引用摘掉,那么这两个对象的有效计数就现身了.假设两个对象为A、B,我们从A出发,因为它有一个对B的引用,则将B的引用计数减1;然后顺着引用达到B,因为B有一个对A的引用,同样将A的引用减1,这样,就完成了循环引用对象间环摘除.

各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复制出来,对这个副本进行引用环的摘除。摘除完毕,此时a的引用计数的副本是0,b的引用计数的副本是1,c和d的引用计数的副本都是0。那么先把副本为非0的放到存活组,副本为0的打入死亡组。如果就这样结束的话,就错杀了a了,因为b还要用,我们把a所引用的对象在内存中清除了b还能用吗?显然还得在审一遍,别把无辜的人也给杀了,于是他就在存活组里,对每个对象都分析一遍,由于目前存活组只有b,那么他只对b分析,因为b要存活,所以b里的元素也要存活,于是在b中就发现了原a所指向的对象,于是就把他从死亡组中解救出来。至此,进过了一审和二审,最终把所有的任然在死亡组中的对象通通杀掉,而root object继续存活。b所指向的对象引用计数任然是2,原a所指向的对象的引用计数仍然是1

3、分代回收

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0,1,2三代;

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是0代对象;

当某一代对象经历过垃圾回收,依然存活,就被归入下一代对象。

系统中的所有内存块根据其存活时间划分为不同的集合,每一个集合就成为一个"代",垃圾收集的频率随着"代"的存活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说,活得越长的对象,就越不可能是垃圾,就应该减少对它的垃圾收集频率.那么如何来衡量这个存活时间:通常是利用几次垃圾收集动作来衡量,如果一个对象经过的垃圾收集次数越多,可以得出:该对象存活时间就越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Python的GC模块主要运用了“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来跟踪和回收垃圾。在引用计数的...
    dpengwang阅读 293评论 1 0
  • python采用的是 引用计数机制 为主,标记-清除 和 分代收集 两种机制为辅的策略 Python的GC模块主要...
    流光汐舞阅读 343评论 0 0
  • 现在的高级语言如java,c#等,都采用了垃圾收集机制,而不再是c,c++里用户自己管理维护内存的方式。但是这种方...
    LittlePy阅读 771评论 0 1
  • 转自:https://juejin.im/post/5b34b117f265da59a50b2fbe,作者: Py...
    鸡鸣狗盗士不至阅读 1,594评论 0 2
  • Swift1> Swift和OC的区别1.1> Swift没有地址/指针的概念1.2> 泛型1.3> 类型严谨 对...
    cosWriter阅读 11,161评论 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