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好奇:儿童行为背后的发生

什么是好奇?

之前对于好奇没有那么深的领悟和自然的感动。也会去好奇,但其实有一些刻意练习的成分。

今晨,忽然有一些体会。

今天早晨,儿子上学前姥爷帮他整理着装,儿子忽然大吼一声:你弄什么啊?弄什么啊!一下从姥爷面前挣脱。

当时姥爷被吼了,有点不知所措,只是解释:我帮你把袖子往上卷一节,这样就不长了,长了不是拖在外边嘛……

估计姥爷心里也会有不舒服,帮忙却被吼。

我呢,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有时间的话,也免不了会训儿子一顿,“你不能这样对姥爷说话,没礼貌!”云云。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直接上来就指责和评判,贴个“标签”,比如“没礼貌”,这是很容易的,我们也惯常的方式。

没有觉察,也不会有本然的好奇。

而今天,我送完孩子回来的路上,我就不由地好奇:儿子为什么会对这个帮忙这么烦躁和抗拒,如此恼怒呢?他的内在怎么了?正常情况儿子和姥爷相处的也不错,不会总这样发脾气,也有好好说话的时候呀。

去好奇,去问,就有可能知道孩子怎么了?他内心可能有被冒犯的感觉,他可能有一个自己的偏好习惯没被尊重?

而如果我们只是习惯性地、很简单粗暴地贴个标签、给个评论,或者训斥一顿,就有可能形成孩子心理的二次伤害和情绪压抑、委屈。

本来他有不爽不舒服被侵犯,通过吼叫在释放伤害。而我们给他打压回去,他本来被侵犯的伤痛得不到释放;而且由于一堆草率的评价和指责,还会让他背负“罪名”,这又多一重伤害。

想想,真庆幸今早上我因为时间不够了没有训斥他。就因为一个停顿,我就有了空间,对他产生好奇,是很自然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正确的做法可以是,我出于本然的好奇,去问他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愤怒、要对姥爷大吼?

而后理解他了之后,再邀请他去共情姥爷的感受。姥爷会不会被吼其实有点难过?

最后,我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下次如果有这种被侵犯、不舒服的感受,可不可以有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爽?

那么这次呢,你吼姥爷了,姥爷难过了,我们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比如,道个歉或者安慰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晚上回来再访问一下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我自己不开心,你又凭什么让我要为别人考虑。 我让他们开心,谁让我开心。 做人也要自私一点
    沈沈家阅读 1,007评论 0 0
  • 生活总是在你得意忘形时,“啪”的一声给你一记耳光,然后告诉你:孩子,老实点!
    九月猫999阅读 1,274评论 0 0
  • 【书名】向着光亮那方 【作者】刘同 分享:小鸡汤。看到一个个小故事,鼻子酸酸的。 这是刘同的青春,可是我们回忆...
    c清水阅读 2,738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