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屠弟,却受万人景仰,明君是好人还是坏人?

“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唐人街”,这些名字都和一个朝代,一个人有关,那个朝代被称做“唐”,那个人叫做李世民,后人叫他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并不是太子,太子是他的哥哥李建成,李建成并不差,手底下还有很多文臣武将支持他,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魏征就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但由于大唐建国后,天下并没有统一,李建成作为太子,是需要坐镇监国辅助皇帝办公的,就由秦王李世民带兵平乱,四方反贼枭雄都被他打败了,李世民在朝廷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再加上皇帝李渊给李世民机会,让他在自己秦王府收拢了很多文臣武将,实力一天天强大,李世民是有野心的人,当然,这种野心可能一开始并没有,只是当他的实力达到时才自然而然产生的。

为了取代太子,李世民精心准备,细心筹划,最终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对于太子和齐王的儿子,全部杀掉,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玄武门之变只有5个字,可背后是血淋淋的宫廷内斗,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为了皇帝位置进行的决斗,最后以李世民的胜出结束。我们不知道李建成当皇帝,大唐是否也会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但李世民用自己的努力,让大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长安更是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李世民无疑是一位明君。李世民对自己哥哥和弟弟做的事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好人该做的事,尊敬兄长,爱护弟弟才是李世民应该做的,但显然,他并不是这样的人。

一个皇帝人品的优劣,并没有作为考核明君的条件,明君,以我粗浅的理解,能让国家经济和军事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不为战乱所扰,不为衣食发愁。保证政治清明,不被奸臣蒙蔽双眼,善于纳谏,慧眼识人,重用人才。达到这些,就足以称之为明君了。而好人的定义,则和明君不同,好人是指那些心地善良,不主动做伤害别人的事,对他人没有侵害思想和行为的人。

明君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但是我想大多数的明君做不了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作为一国之君,作为中央集权的最大受益者,他要保证自己的江山社稷不被人夺走,所以,他们会消灭那些明面上的敌人以及潜伏的威胁。除此之外,为了建造工程,对外征战,免不了耗费人力物力,其中就有死亡的,对于那些这些人来说,皇帝就是坏人,正是因为皇帝的征用,才让自己的家人死亡。

正是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方法不同,对于明君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判定也不同。对于那些受益者来说,因为有明君,自己可以吃饱穿暖,可以不受外族欺辱。明君就是最大的好人。而对于那些被征调搞工程或者参战死亡的人来说,明君则是坏人,正是明君的征调,才让自己家里的顶梁柱死亡,导致自己家破人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小孩子才分好坏,成年人只看利弊!做一件事,肯定有好有坏,有利有弊,明君能够做一件事保证利大于弊,好大于坏,就足够了。至于被后人说成好人或者坏人,我想他们未必在意。至少他们在皇帝的位置上做的事是合乎明君标准的,这就足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林浊溪觉得自己的桃花要运来了。 这几天晚上在操场跑步时,林浊溪都觉得有人在偷偷的看自己,但是与电视或者小说中带来的...
    那时无阅读 2,622评论 2 2
  • 思慕,思慕,心悦君心君不知。叹归,叹归,不闻君忆何时归?初识少年陌上人如玉,风流相思倾心归。
    孤行人殇离别阅读 2,338评论 0 8
  • 生活不是哑剧, 也没有谁是小丑, 而每个人都曾为小丑。 光影之下的, 是荒芜, 和你无限的柔情, 是过去, 和你可...
    安靈阅读 68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