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物哀”

日本“物哀”的源头应追溯至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一部可以跟中国《红楼梦》相媲美的文学巨著,但要比中国的《红楼梦》早700多年。这部书乍看起来低俗堕落,却是了解日本传统文化“物哀”美学的钥匙。

“物哀”简单点说就是人对物生发的一种或怜惜、或哀愁、或悲悯的情愫。由物及人,不再是带着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人,而是超越了它,从而能够理解,然后感动。

在日本人看来,“物”都是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是“万物有灵且美”。一如看到樱花之时的美,可一想到花期之后的落英,一种物哀之情油然而生。其实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诗经》里的“兴”吧。再到后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给人一种唯美的诗意。

“物哀”在日本浮世绘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浮世绘是一种兴起于日本民间的风俗木版画,主要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等。比如描绘雪境。

雪之物哀  简淡深远,纯净洁白 唯美纯粹,落地而逝

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而由空寂心境中孕育出的美,是一种对生命的须臾,人生无常而生的悲思。

法国印象派极为推崇日本的浮世绘。尤其是梵高,可以说是头号粉丝。

梵高曾经是这样“安利”浮世绘的:“如果你学习浮世绘,那么你会看到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一个哲学家和智者。”

不信的话,可以对比下梵高的画作《星空》,是不是步了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的后尘?

莫奈也对浮世绘相当着迷。不信看他的餐厅,简直是浮世绘在此开派对,足以看出莫奈生前是多么喜爱浮世绘了。

据说莫奈夫人卡米尔去世时,莫奈转身做了不同常人的事情:拿起画笔作画。莫奈画下了妻子去世前的那一点光。

1879 《卡蜜儿之死》 法国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莫奈在这副画作的右下角签下自己名字的同时还画了一颗心。这是莫奈所有画作里仅有的一幅带心形。莫奈身上是不是也有一种“物哀”精神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