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哥 (原创文章)
昨天刚刚从菜鸟驿站取回《债务和魔鬼》这本书。十几天前买完这本书后,全国疫情大爆发,济南也不例外,快递显示到济南后就静止了。
从来没有哪一次像这次这么迫切,想尽快看到这本书。看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解决债务的方法,都太想知道答案了。
债务危机,是每位企业家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生死攸关的技能。处理得好,事业蒸蒸日上;处理不好,人生如跌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2008年,我开始创业,那个时候是真穷,仅有的一张15000元建行信用卡,还被拦腰降到7000元,口袋里仅有的3000元成了唯一的创业启动资金。但就是如此之艰难,我竟有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现在看来,那不是信心,是人生被逼无奈的本能选择。
当年那个创业的毛头小伙,负债已经从几千元钱暴增到如今的几百万元,负债规模增长了几百倍。
经营企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增长负债的过程。规模越大,负债越高;规模越小,负债越轻,每一个用心经营的生意人,都逃脱不了债务的魔掌。你唯一能做的,是如何保证负债规模永远控制在安全线以内。只要企业生存,负债如影随形,不可避免。
我见证过很多照明同行高光时刻,也亲眼目睹他们人生至暗的落迫,老李就是个例子。
2008年,我刚刚创业卖灯具的时候,他已经过得风生水起了,在70平米不大的店里,挤满了正要组装的各种灯具配件,三个小伙子日夜不停地赶工,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老板娘乐得清闲,每天花枝招展、穿金戴银的往返各家店铺,拉呱家长里短,炫耀着她特有的财富和地位,那种目空一切的笑,透露着一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讥讽。老李则像个监工似的,独坐在一张大大的木艺根雕茶桌旁,嘴里一边细细的嘬着功夫茶,一边骂骂咧咧的数落着几个员工,督促他们加快进度,员工是敢怒不敢言。
老李的高光时刻,得益于他的老爹。那时候,90年代,做什么都发财,现在这些家底,多半是他老子辛辛苦苦十几年打下来的。老李小学文化,和我同龄,我创业的时候,他已经有一套100多平的房子了,饭都吃不起的我们,住着5000左右一平的房子,想都不敢想。现在看来,当时房价真便宜,如今已飙升到20000元了。
2013年的时候,老李不满足现状,一心想去广东开厂,北方是消费型城市,供应链不全,买个螺丝都费劲,更别说建厂了。他几次席间劝我和他一起去广东开厂,我都婉转地谢绝了。我曾在广东一家照明上市公司跑过四年业务。我不去的原因很简单,缺钱,再加上生意上刚刚有些起色,结婚多年,还想早些把第二代造出来,就没有下这个决心。
从那以后,老李和老板娘天各一方,一个在北方守老巢,一个在南方开工厂。老李也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回来和家人相聚,过起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我也很少见到老孙。
去的头几年,传统灯具逐步淘汰,LED灯具刚兴起,是做灯最风光的几年,估计老李也在享受着业务量暴增、财富暴涨的快感,分分钟要赶超世界500强的碾压优势,一批批LED灯具挤满了老店,每天不停的进货,出货,进货。
此时的老李,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他踩到了生意暴增的风口上,让人心生羡慕。
后来,再见到老李的时候,是多年后的一笔贷款,这是他负债经营的开始,生意的暴涨,资金的缺口也就越大。
工厂经营需要资金,发出去的货,迟迟收不回来钱。他决定把仅有的一套老爹留下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出钱来解工厂燃眉之急,为了找一家安全的受托支付方,他想到了我。这时候的老李,俨然没有了刚去南方的神气和自得,他头发花白,和自身年龄相差太大,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
贷款做生意,是老李走下坡路的开始,他把仅有的一套房搭进去了,两地分居,老板娘也送了他一顶帽子,失去了家庭,这是他的悲哀。负债经营没能让他度过经营危机,却加速了他的没落。
如今,工厂倒闭了,留下一堆乱摊子。他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无下限地压低利润,货款收不回,深陷官司不能自拔,为了躲避债务,逃至乡下,过起了颓废的人生。为解他燃眉之急,我曾借了他大几万,一年多了,至今没有还款之意,我太大意了。
老李是典型的把负债成功转化成魔鬼的人。做生意,要把负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永远不要忘了,贷下来的款,不是你的利润,有一天,你要连本带利的还回去。贷款投资实体,在几年前看来,是投资;可现在看来,这无疑是典型的败家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