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因为好奇而开始阅读的小说,因为网上有评价说作者紫金陈的文笔一般,结构也不严谨。
实话实说,从我这样一个看热闹的读者角度出发,我觉得这部作品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让人一开始读就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而这,正是一个作家的才华和功力所在。
说实话,这部作品看的并不轻松,一方面被故事情节牵扯着,一方面又不甘心看着故事里的人物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整个故事是从张东升策划了一年之久的一场谋杀案开始的:张东升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大学毕业时放弃了老师鼓励他继续读博的建议,凭他的成绩,是可以直博的。
可张东升婉拒了,理由是它来自农村,想早点工作去赚钱。她的女朋友因为父亲是烟草局领导而进了烟草局,张东升去了一所高中做数学老师。
他们结婚了,故事并没有像童话里写的那样:“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反,他们的生活一地鸡毛。结婚第四年,张东升发现老婆出轨了,而且还向他提出离婚。
张东升心里非常清楚,他的婚姻,本身有点攀高枝的感觉。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老婆徐静家庭条件优越,老爸是烟草局领导。而张东升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张东升为了这段爱情,为了和徐静在一起而选择了委曲求全———签了婚前财产公正。
张东升心里清楚,就算老婆徐静是过错方,但因为有了之前的财产公正,如果真的离婚,他几乎注定是净身出户。
而他不甘心这样,这意味着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所以,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没有什么爱情亲情的概念了。想到徐静嫌弃他爸妈不讲卫生,而不愿意让他住家里,让去酒店住。张东升觉得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他决定报复。
一个罪恶的计划在他脑海中诞生了……
他用了一年时间主动接近岳父岳母,和他们套近乎,就是为了这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带岳父岳母去公园游玩,拍照时神不知鬼不觉把他们推下山崖……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完美,可惜百密一疏,最后还是出了差错,而且很致命!坏事的是三个小孩,他们拍视频玩时恰好拍到了张东升把岳父岳母推下去这一幕。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三个孩子非常不简单,因为这件事,很多人的命运彻底被改变。
三个孩子中城府最深,最狠最坏的应该是普普,她妈妈出轨了,他爸通过亲子鉴定证实普普弟弟不是他亲生的,所以一怒之下杀了妈妈和弟弟。
普普被亲戚收留,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一个儿童落水淹死了,孩子家长坚持认为孩子是被普普推下去的,所以经常来找麻烦,亲戚没有办法,把她送进了孤儿院。
在孤儿院普普认识了一个叫丁浩的孩子,也是杀人犯的孩子,所以他们两个走的比较近,丁浩稍大一些,所以认普普做了妹妹。
丁浩和普普经常在孤儿院犯错,没少被老师批评教育,当然也少不了体罚。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所以他们两个从孤儿院跑出去了!
他们去找朱朝阳,朱朝阳是丁浩的小学同学,这个时候正在放暑假,而更大的罪恶是从他们三个在一起之后开始的……
其实一开始张朝阳是不太情愿留他们两个在家里住的,毕竟是杀人犯的孩子,他的心里多少有一点顾虑。
但是张朝阳想起有回被一个高年级的学生欺负时,丁浩还出头帮他打架,结果丁浩被人揍了一顿,他却自己逃走了,事后丁浩半句怪他的话都没说,反而说如果你不逃,两个人都会被打,一个人被打总比两个人被打要好。
对于这一点,张朝阳是充满感激的,这也是他最终决定留他们在自己家住的最主要的原因。换句话说,从这一点上来讲,张朝阳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小孩。
可是,一切都因为他们三个在一起后发生了变化……
他们一开始打算用在公园里拍到的视频找当事人张东升换点钱花花,而这笔钱的数额也从三万涨到了三十万。
朱朝阳为了给爸爸和后妈生的妹妹一点颜色,把妹妹从少年宫的六楼推下去了。
因为不堪忍受爸爸和后妈对他和妈妈的态度,他竟然用那份在公园里无意中录到的视频去要挟张东升帮他杀掉爸爸和后妈。
朱朝阳和张东升其实很像,学习成绩都很好,智商都很高,或者可以说属于那种绝顶聪明的人,可惜在一些心理阴影的作用下,他们的聪明才智都用错了地方。
朱朝阳巧妙的把所有事情推到了别人身上,甚至想到了用伪造日记的方式迷惑办案警官。可他终究逃不过的,是内心深处的惶恐不安。
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坏小孩,他心里最大的愿望依然是如果可以开始一个全新的人生该有多好……
看完整部小说,我的心情一点儿也不轻松,甚至有些莫名的沉重,一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中徘徊———为什么会这样?
不论是三个孩子还是张东升,他们本该拥有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或者,至少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吧。
但一切的变化又是因何而起的呢?
我回顾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尝试着寻找一个答案,解开我心中的迷惑。
我思考了许久,想到了两个词:家庭,选择。三个孩子的变化多少有些被动,毕竟,家庭,父母都是他们没法选择的。而且,他们也没有能力去阻止或改变父母的选择。
家庭的不幸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人生成长的路上,因为缺少了家庭这个重要环节应该承担的责任和爱,使得孩子的内心逐渐变得脆弱且冷漠,甚至有点仇视社会。
这一点在张朝阳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爸爸有了新欢而抛弃了他和妈妈,于是,后妈和妹妹成了他和妈妈口中的“大婊子”,“小婊子”。
张朝阳的妈妈无法挽回那份覆水难收的感情,所以变本加厉,添油加醋的把对“第三者”的恨传递给了张朝阳。这使得张朝阳一直以来觉得妈妈是受害者,是弱势群体。如果没有第三者的出现,他们会很幸福。
而做为成年人的张东升显然属于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和面子。
为了维护这些,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怀着对自己智商的盲目自信和侥幸心理一步一步走向了犯罪道路,一发不可收拾。
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张东升,丁浩,普普在不断草率的夺取别人性命的同时也自食恶果,最终倒下了……
做为全身而退的朱朝阳,他的内心真的可以做到波澜不惊吗?就算警方没有找他,他可以心安理得的读书,然后顺利的步入社会吗?
我看未必,因为他的那颗早已扭曲的心。
我一直在想,朱朝阳的悲剧本来可以不发生的。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离婚,或者退一步讲,就算离婚,也没有闹得鸡飞狗跳,而是用大家豆可以接受的一种方式做到好聚好散,对做为孩子的朱朝阳的伤害会不会小一些?
如果朱朝阳的妈妈可以不为生活发愁,可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了解一些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而不是只把关注点放在成绩单上,情况会不会不一样?
做为班里的学习尖子,却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无端排斥甚至是诬陷,如果家长多一些关注,如果老师及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干预,朱朝阳在班里有几个朋友,他的人生会不会也有可能变得不一样?
可惜,人生没有太多的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