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学好语文的四个殿堂级经验

我不得不残忍地告诉大家,事实上,学习语文无任何捷径可走。那种弄懂一个公式可以解开一万道题的美妙体验,永远不会发生在语文这个学科上。

同时,我又想开心地告诉大家,语文并非一个天赋学科,那种“我长了一个理科脑袋,学不好语文”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假象,谁都可以学好语文。

我还必须客观地告诉大家,语文跟任何一个学科一样,讲究学习方法。方法不正确,长了一颗什么样的脑袋都会事倍功半。

我有几个学好语文的殿堂级经验,今天偷偷告诉你。

一、跟所有的文学家交朋友

“文常”是必考的一道题。“文常”是个圈儿里人都懂的叫法,这个圈儿,就是初高中学生老师家长圈儿。所谓“文常”,其实就是“文学常识”,一般情况下,出现在考卷上都是一道选择题,四个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常识,选出一个全对的,或者,选出一个不对的。

很多学生对这道题头疼。且不说高中,就初中阶段,古今中外,得记多少作家啊!要记他们的姓名字号、功名、国家、年代、成就、作品,等等等等。谁记得住啊!

我一般在讲文常的时候都会讲一堆作者的生平故事,跟作品有关的没关的都讲,为什么?因为我要让学生与这些作者交朋友。

试想一下,我们生活中认识的人,比如同学、同事什么的,对于他们的姓名、性格、爱好等,你需要花时间去记吗?上学用不了两天,班里几十号人,名字全记住了;上班没一周,办公室里十几号人,谁开什么车全都了解了。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是你的朋友,他们的一切都在你的生活中。

语文课本里那些作家,很多时候,名与字有关,号与家乡、官职有关,功名与国家、年代有关,作品与成就有关,你多去了解这个人,多知道他的故事,让他成为你的朋友,记住这些就不难了。哪怕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只记住其中一两样,多了解这个人,也许其他几样就能联想出来。

有个学生跟我说,反正这道题就2分,大不了不要了,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大题上不好吗?

不好。

所谓大题,一般都指后边的阅读理解题。而这些要我们的理解的文章、诗词,往往也是出自这些人的手笔。一个作家的风格,往往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比如杜甫,本就生长在王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代,又总赶上倒霉事,总看见世上疮痍的一面,那么,他的诗风能不沉郁顿挫吗?这一点,身为“太平宰相 富贵词人”的晏殊就没有生活体验,所以,他在春光即逝的时候,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

跟他们交朋友,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经历,即便考卷上出现了他们的其他作品,你也可以根据这个作家的风格去揣摩作品的情感、主旨、环境的作用、人物的性格,等等。

所以,跟文学家交朋友,是一件对小题大题都有所助益的事。顺便说一句,有很多书啊、杂志啊,都有对这些文学家的介绍,别死盯着语文书上那几行教条的文字发愁啦!

二、一切背诵都要以理解为基础

“原文填空”是一道必考题,大概10-14分。几乎所有语文老师,包括我,都说过那句话——白给的分,要不要在你!

真的,这道题再简单不过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甚至可以这么说——你不生产答案,你只是书上原文的搬运工。但就是这样一道没有技术含量的题,能拿满分的学生,凤毛麟角。

初中阶段,光是必须背诵的古诗文,就多达61篇。加上现代诗歌,再加上像《春》《济南的冬天》这样现代名篇的选段,要背诵的东西,一箩筐。真是难为孩子们了!

难为,亦要为之。既然考试要考,没办法,我们就得背。重点来了,一切背诵都要以理解为基础。不然,等于没背。

我先说说为什么等于没背。

1、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死记硬背的记忆,不会超过三个月。今天你感觉他背得挺熟的,没过多少时日,忘得一干二净。“耐瑟吉蛋腻欧德大常施几而扭玩”,这一串我在键盘上随意敲出来的文字,没有任何意义和联系,但如果你下功夫背,也能背下来,但是你试试你能记住多久?如果孩子不理解就去背,那些诗文跟这一串文字在他大脑里是一样的呈现。这样,不但拿不到分,当初背诵的时候花的那些时间、精力也全都白搭了。

2、如果不理解,就算背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说一个单词,lunule,总共6个字母,我打赌任何人用不了半分钟就能把它背下来,但是,我们背单词的目的是使用,是交流,如果不知道它的意思,一辈子也用不上一回的话,背诵就没有意义。课本上那些诗文也是一样。教育部也好,学校也好,老师也好,让学生背诵这些,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但如果不理解就去死记硬背的话,那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跟“乡村杀猪菜,辣炒小海鲜”没有区别。对了,那个单词是“新月;指甲上半月形白色的部分”的意思。

我上课的时候,会不遗余力地把那些枯燥无比的诗文尽量讲得有趣、好玩,有时候甚至一首深沉的诗歌都被我讲得不那么深沉了,为什么?首先,我要让学生接受它们,而不是排斥。只有接受了,才有可能走向深沉,要是连接受都没有,谈何深沉?其次,讲得通俗、好玩、易懂,他们才有可能理解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意思,这是长久背诵的基础。第三,我从来不会让学生背诵还没讲的课文。把大米烘熟再浇上水,那不叫大米饭,在此不做赘述。

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有个学习还算不错的学生,背的时候特别流利,但两次考试都把“身世浮沉雨打萍”的“世”写成了“士”。这充分说明了他没有理解这句诗。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生动荡不安好像被雨击打的浮萍。“一生”当然是“身世”,如果理解了,怎么会写成“身士”呢?

还有个早年间的笑话。鲁迅的《社戏》里有一段是要求背诵的。从“一出门,便望见月下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一直背到“于是赵庄便在眼前了”。一个同学被老师叫起,张口就是“一出门,赵庄便在眼前了”。全班哄堂大笑。

我分析,他背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太过紧张,还有一个是头天背诵的时候并没有理解鲁迅在这段要表达的内容。如果他从前到后认真看几遍,先不把这看作是要背诵的课业,而是当做一个故事,在心里吃透,再背诵下来,也许就没那么容易被吓忘了。

多看看书也行,找老师讲解也行,家长带领也行,总之,要让孩子先理解,再背诵。千万不要再有那种“我先让他背,管他理不理解,多背一句是一句”的想法了。

三、找对方法,正确阅读

有一万个家长跟我说,“我们家孩子可爱看书了,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为啥呢?”

今天,我正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做的是无效的阅读。阅读与看书不一样,看书与翻书也不一样,翻书与看漫画也不一样。

阅读,才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首先,你要确定的是他看的是对他提高成绩或者语文学习有帮助的书。小说,可以;散文,可以;诗歌,可以;人物传记,可以;其他的,我不能确定,尤其是漫画。还有一些大家误以为是好书的,其实对于他的语文学习用处并不大。举个例子,比如历史故事,战争故事这类的。历史和战争是很枯燥无味,也很深奥的东西,要想把这类知识传达给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语言简单、通俗、易懂。我编写过这类书,也给这类的杂志写过稿子,有时候,为了孩子可以流畅阅读,编辑在改稿子时甚至会把一些生僻的成语删去,这样一来,这样的书和杂志就很难具有文学性。我不是说这类书对孩子无益,明是非对错,知古往今来,这肯定是好事。但想通过阅读这样的书来提高语文成绩,确实收效甚微。

第二,书选对了,阅读与看书也是两回事。看完一本人物传记,嗯,这个人真厉害;看完一部小说,嗯,这个故事真好玩;看完一篇散文,嗯,我真的很陶醉,这,只能叫看书,而不是阅读。当然,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当孩子发出“真厉害”“真好玩”“很陶醉”这样的感叹时,他的理解能力就已经领先于其他连书也不看的同学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既能提升孩子素养,又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阅读。

有人以为阅读只与“阅读理解”和“作文”两道大题有关。其实不是,阅读,跟语文卷面上的每一道题都有关。

通常来说,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中考高考,第一道题都是语音题。文学类的书,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我敢说,每一本书里都一定有你不认识的字。在阅读时把这些生字挑拣、查阅、整理出来,并消化吸收,形成一个文字量的积累,这对第一道题极其有帮助。不然从哪里获得那么多的生字呢?查字典吗?那也太枯燥了吧。

第二道题往往是近义词辨析。比如简朴与俭朴、不齿与不耻、定金与订金,等等。汉语言那么丰富,如果靠查定义的方法让孩子死记硬背住这些词语的意义,然后加以区分,那真的有些残忍。最好就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去体会它们的不同,而文学作品就是最好的语言环境。每一个词都会出现在一个句子里,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什么情况下用那个词,认真阅读之后必然心理有数。而这里所说的认真,其实也就是在这些词语出现的时候,把他们提炼、整理出来。

第三道题,各地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是语法题,就是主、谓、宾、定、状、补之间的关系。好了,能够正规出版并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都有最规范的语法,因为普通话的定义里其中有一条就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仔细阅读,能让孩子知道语言该怎样表达。

第四道题,大概是文史常识吧。这道题的知识点考察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一类是作品。关于作者的,在(一)里已经讲过了,不再说。关于作品的,一般是出一个故事中的细节,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例如:

对相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俭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因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那么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注意细节,而不是一带而过。

至于后边的语序题、仿写题,阅读的帮助就更大了。

我曾经跟我的学生们说过,有一部小说叫《围城》,它值得你每年都看一遍,不说别的,如果你能记住书里十分之一的比喻句,你的作文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好了,什么是有效阅读?一是注意细节,而是边读边作笔记。

四、让语文学习成为日常

我一直觉得语文简直太好学了,这绝不是因为我是个语文老师才这么说的。因为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就这一点来说,别的学科就望尘莫及了。难道真的要在一碗麻辣烫里研究放了多少种化学物质吗?还是在楼上高空抛物的时候计算重力加速度?这都不太现实。但语文,真的可以在生活中学习。

举两个例子。

前些天我在街边看到一则驾校的广告:学车技术哪家强?快到某某某驾校帮您忙。

这句话看上去无不妥,还挺押韵,你懂我也懂。但细一研究,这是个标准的“句式杂糅”型病句。“快到某某某驾校”与“某某某驾校帮您忙”,一个动宾句式,一个主谓句式,杂糅到了一起,因此该句不符合语法。

我当然不会冲到那个驾校里边去指着工作人员的鼻子说你这是个病句,我又没精神病。但是我想说,如果我是个学生,这个时间,我没看书,也没做题,也没上课,我只是在路上走走,就又弄懂一个病句类型。如果唱出来,应该是这样的吧: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一个病句更明显。

前些天一个部电影大热,《北京爱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我看了,你也看了吧?我不是影评人,对电影无话可说,我依然要谈谈生活中的语文。

电影中的爷爷给在太空站工作的孙子写一封信,信上说:汝去家满载,料已入世。……勿惮劳,勿恃贵,家中悉好……

“去家满载”的“去”字,电影中大牛已经解释了,他说爷爷这个“去”字用得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去国怀乡”。除此之外,我还想说说“家中悉好”的“悉”字。《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写“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出师表》中诸葛亮写“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个“悉”字你可曾记得?

另外,小虾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爷爷说“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大牛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些对白你都听懂了吗?它们都出自哪里?这堂语文课是不是很生动、很养眼呢?小学的孩子就算了,可能爱情为主线的剧情并不适合他们,但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看到不止一两个中学生模样的观众,真心希望这部电影让他们记住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生活中的语文。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就出来看个电影,你还让我学语文!我并不逼你在看电影的时候学语文,但你在看电影的时候真的不渴望自己也可以像剧中人那样富有诗情的生活吗?如果下次考试的时候,卷面上有一道原文填空题是“若教眼底无离恨,”,你因为留心看了这部电影而完美地答出了这道题不好吗?

今年的高考作文,多地为全国Ⅱ卷的“谈谈语文素养”。这题目往大里说,可写个万八千字的论文;往小里说,我们在生活中明白无误地表达,准确生动地修辞,信手拈来地引用,对方说“放鸽子”我们懂,对方说“有约不来夜过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也懂,这就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如何提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汉语汉字的地方,就有语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