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是否有必要学习下去

在企业中SEO是否有必要做

对于企业,SEO 是否有必要做,其归根到底还是得看市场空间(收益规模)和 ROI 。

做SEO优化首先得看市场空间,看这个渠道的流量规模有多大,有多少用户,是否值得考虑去做;

其次是看如何去切入这个渠道(实现路径),并去分析这个切入需要投入多少资源。

对于市场空间的预估,其实是有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找到细分企业从在行业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网站,通过第三方网站了解相同行业在其 SEO 流量数据。这个流量数据就可以假定为市场的 SEO 流量上限,日常做分阶段目标也可以参考这个数据。

对于 SEO 的价值和实现,还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 SEO 流量是长期存在、较稳定的。因此在计算回报时最好将预计的时间轴拉长来计算,比如日均收益 /6个月,甚至更久
  • 考虑 SEO 的不确定性部分。部分 SEO 策略是依据官方指南,确定性会高一些,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经验,其实算是实验性质,并不能 100% 有效。而且即便是前者,其效果的增长比例也不太好准确预估。

那么SEO有没有值得我们去做呢

就目前整个搜索生态角度来分析,SEO 是有存在价值的。

就拿 Google 来说,搜索市场的份额还是在的,全球搜索份额仍是有 90% 以上。

搜索生态对应的是开放的 WEB 生态。使得每个网站都是独立的,数据也是自己保存。而 Google 作为 WEB 生态的一员,并没有快捷方式获取到独立网站的数据,只能是通过蜘蛛来抓取网站;另外,它在内容识别等一系列方面也会经常遇到一些障碍。

因此SEO 就起到在 Google 和网站间建立通道的作用,它可以帮助 Google 更好的抓取网站的数据,更准确的去识别网站的内容等。这样看来 SEO 人员,使得Google 和网站之间的通道变得会更顺畅。

说明一点,跟开放生态相对应的,是封闭生态,比如国内的微信公众号、头条,这些是具有私密性。

在这种生态下,博主的数据,甚至账号本身都归属于平台。所以博主一旦发布,内容就会直接保存在平台方的数据库,而且平台对博主的用户访问、停留和转化数据都完全掌握。

在这种场景里,SEO 发挥的空间会比在Google上还要小。因为对博主来讲,关注内容本身的收益更大。

Google 和 SEO 的升级和变化

其实近些年来,Google 搜索的技术都在不断的进行升级,与此同时对应的 SEO 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Google 在不断优化搜索这个关键环节,比如通过段落算法对长文内容的识别,标题生成算法可以给网站生成 Title,反作弊侧持续对垃圾内容和外链的处罚,以及 JavaScript 内容的识别增强等。

另一方面,Google 在纵向上也逐渐关注用户的整体体验感。不光要提升搜索的精准度,后续还要有良好的浏览体验,所以 CWV 核心性能指标加入到排名算法。相对应的,SEO 也在升级自己的技能包,比如移动索引优先的改造、JavaScript 内容的优化、CWV 的优化等。随着 Google 算法的升级,对内容的识别和理解在增强,Google网站间的通道也越来越顺畅。

作为 SEO,未来的技巧和方法仍是会不断变化。贝索斯在做亚马逊时曾提过把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无限选择、最低价格、快速配送)。同理,SEO 也需要重视不变的事物:内容价值、浏览体验。

在内容上给用户更多价值,一方面是内容的丰富度、专业度、权威度、信任度,另一方面是满足用户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

在浏览体验上,带给用户安全感、不同终端场景的浏览体验、便捷的访问等。

SEO 该怎么学

学习 SEO 也是通过理论 + 实践的方法,跟其他学科类似。

关于 SEO 理论,最完整系统的资料库就是 Google 的官方文档了。多次阅读之后,基本可以掌握 SEO 的整体框架,也能解决日常 90% 的 SEO 问题(保守估计)。

然后就可以基于这个框架进行重点研究,补充细节信息了,比如学习 CWV 优化实施方法、JavaScript SEO 细节等。这里也推荐关注我的公众号和周报来了解一些碎片信息和最新信息。

关于 SEO 实践,最好是用自己网站或公司网站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也需要关注竞手策略来思考和学习。

整体上,SEO 入门应该是不难,但是深入学习是需要非常多的投入和实践。

如果是想要从事SEO的小伙伴对于怎么学seo的疑问都可以询问我我这里都可以一一解答。

SEO 应该用哪种方式

之前全部投入到一个项目,会有一叶障目的情况。出来后看全局会更清楚一点,也看到 SEO 有更多角度。比如从以下几个角度看,SEO 会有很多方式:

  • 从手段方法角度,就分为白帽和黑帽两种,就是通过常规和非常规的方式
  • 从优化对象,会分为企业站、中大型网站。前者最大的难题还是权重低、内容少 / 规模小;而后者则需要提升效率、利用好权重和内容、挖掘出更多用户搜索需求等
  • 从 SEO 发展上,也有 3 个不同阶段的方法
    • 第一个阶段是用各种秘技来优化,多呈点状,比如关键词密度和位置
    • 第二个阶段是采集、外链和站群
    • 第三个阶段是内容、体验、技术优化、移动化和多语言

以上这些,虽然有些 SEO 方法是有点过时,有些存在风险,但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上仍然都有使用,并且也都有做出效果的场景。

那到底 SEO 应该用哪种方式,我觉得要结合项目情况、个人特点。

比如在优化公司的企业网站时,需要选用风险更低、偏长期的优化方式,而在个人网站的优化上,可以激进一点,测试一些非常规的方式。

再比如个人的技术能力比较强,则可以在技术型 SEO 上发挥特长;而如果是实践派,则可以研究一些有效的点状策略点。

所以,我的建议是选用最适合优化对象,最适合自己的 SEO 优化方式。

我的其他建议和想法

  • 持续学习,拥抱变化。现在往回看 5 年和 10 年,SEO 和 PPC 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0 年前,SEO 还在做关键词密度、搞外链,PPC 在手动调价控制排名;再往后几年,仍然会有巨大变化,所以保持学习,拥抱变化,在技能上才能与时俱进

  • 流量和排名都是中间指标,要注重转化,注重最终效益。

  • SEO 的产品化,产品的 SEO 化。这个是申老板在社群里提出来的,我也极为赞同。SEO 的产品化,形成产品可以让 SEO 的效率更高,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而产品的 SEO 化,则是使产品在设计时具备 SEO 引流的基因,方便后期流量自增长

  • 我个人在 SEO 上更推崇提供价值、长期主义。SEO 上要坚持对用户提供价值,帮助搜索引擎提升效率,尽可能实现共赢,这样会收到踏实的回报;也会把 SEO 看作长期事业,是马拉松而不是 100 米短跑,在这种视角下很多策略的判断会变得不一样。其实做人和做事也是这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