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背后的映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这篇文章被发布出来时,高考已经结束几天了。

过去几天里,从各大公众号开始为考生加油算起,到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出炉,再到江苏卷高考数学试题上热搜,我虽不在高考的考场上正襟危坐,却似乎陪着高三党一起经历了2017年高考。

这期间,高考带给我不少思想上的冲击与震撼,我不得不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我的想法。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全国卷I的高考作文。

自各地高考作文发布后,无论是我高中班级qq群,还是我的大学班级qq群,全部都在讨论全国卷I的语文作文。我们都是跳进了去年“打一巴掌”漫画式命题的坑的人,自然也对今年的作文题尤为感兴趣。在仔细阅读今年命题后,我们倒觉得下笔容易,这不是因为我们上了大学后知识有了多大长进,而是因为我们是那几个关键词对应实物的直接体验者。

2016年高考之前,通过电视、网络、课本、老师印发资料等途径,我每天都可以接受到五大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无数理论的熏陶,我甚至可以准确地理解与背诵每一个名词背后的含义或是举例证明我的观点。然而,这些不过是存在于我的思维所构建出来的虚拟世界里,它们很空,离我很远。

我无法深切地体会到移动支付带给我的方便,也无法体验到一天到晚扫码骑共享单车也不用花一分钱的愉悦,更无法理解高铁到底给城市间的交通贡献了多少。

这是大城市与小县城的差距,也是学生教育资源的差距。

曾经有无数次,我都听老师讲过大城市如何的好,教育资源有多么的丰富,但我内心里并不认为我比大城市里的孩子在教育上少了什么,不过也就是吃喝玩乐的场所没有他们多嘛。我可以从网络上获知每个名词解释,用我的思维去构建现实中真实存在而我无法体会的实物,这对于应付高考来说,足足够了。可这次,我深切的体会到这种教育差距不是停留在对某一名词的解释力上,而是每一个新概念背后实际生活应用所带给人的感受与体验。

今年的高考作文,我相信,大城市的高三党们写起来会更容易,尽管他们忙碌在高三的学习生活中,但他们或多或少看见过甚至体验过那几个关键词对应的实物,对于他们来说,文字不是只停留在纸上,而是活跃在生活中。

我不禁想起老师曾举过的例子,同等分数在某省上不了清华、北大,而在北京市却可以妥妥的考上。我个人认为,就个人真正素质与能力而言,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因为的确两个不同省市的孩子在认知与接触的事物上,差距是存在的。这种差距,不是说学科知识范围的大小,而是生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带来的效果。可是,这些不同的教育资源对于同样是从妈妈肚子里出生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公平”二字呢?

想到这里,我不禁为那些正在山区里埋头奋斗的孩子捏了一把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要:婚前或婚后所购房屋性质如何认定?如果离婚如何分割?近年来由于房价逐年攀升,房屋已经成为家庭生活中最为贵重的财...
    星座看世界阅读 1,748评论 0 0
  • 今日天气甚好,长沙的天气两极化,要么很热,要么很冷,春天与秋天就像流星一样短暂。我与宝宝决定去橘子洲头,突破给自己...
    嗳宁阅读 1,306评论 0 0
  • 那天 雨好大 伞也很大 裤腿被淋湿 笑声也清脆 今天 雨如那天一样大 只是 雨衣和雨伞都是那么不堪一击 独自骑着单...
    嵐贰贰的平方阅读 9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