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经典的三元模型化关系模型驱动机制基础上,定义“一般模型化关系”(general modeling relationship)为“模型(M)、其对象(T)、模型化知识(K)、建模者(G)及活动者(A)”的五元组 (M, T, K, G, A),明确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
在经典的三元模型化关系[1](triple modeling relation)和模型驱动机制基础上不难看出存在更一般的关系。一般模型化关系(general modeling relationship)可以定义为五元组 (M, T, K, G, A),其中
-
模型(M, Model)
符合(conforms-to) 模型化知识(K, Modeling Knowledge),
模型化(models) 其 对象(T, the Target); -
建模者(G, Modeler)
自模型的对象 取得其属性(gets-properties-of) 同时
详述(formulates) 符合建模知识的模型; -
活动者(A, Actor)
根据(according-to) 模型化知识,
依照于(depends-on) 模型(所提供的对象属性),
作用于(acts-on/for) 对象。
其中,关系“作用于”(acts-on/for)指通过某种活动(或操作)产生效果于模型的对象。 活动者(Actor)和建模者(Modeler)都是可以(看作是)具有自主行为,通过自身活动在此关系中起作用的角色,故属于主体(Subject)类。
说明
模型化(modeling)在这里是广义的,兼具建立模型和作为模型而起作用两方面的意义。 这个图和模型工作系统构成要素的类图(Class Diagram for Model Working System)是互补的。它们共同展示模型如何起作用的完整图景。任何模型工作系统都离不开这个一般模型化关系。
此外,因为这里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素材等)都是在英文环境中完整表述的,中文里并没有构成一个相关的完整概念体系,所以中文表达反而感觉更加困难和不确定。“模型化”对应英文 modeling 或 to model,作为动词的 model 本身就有建立模型和作为模型这两层意思(尽管 modeling 也常倾向于前一种);而在中文,“建模”一词基本上排除了第二种意义,因此,在上述表述中,暂且使用“模型化”。另一个关键概念,模型所表的对象,即被建模的目标事物,在英文中,计算机相关领域,术语 object 具有强烈的“面向对象”(OO)方面的特殊含义(同时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中在这个方面有普遍和严重的盲点或误区),所以必须回避它。Target 这种用法是科学哲学/方法学等领域模型研究者的基本用法,在软件领域也有。在中文中,感觉直接用“对象”一词比“目标”或“标靶”之类更自然和容易获得正确的理解。
这个关系的内容,几乎涉及我在模型方面发现的几乎所有困惑的答案。有些人看不出所以然,是因为他们虽陷于其中,或已经被误导了,但甚至还没能察觉问题之存在。此外,这个框架背后还有明确的数学基础,它联系着许多重要的已有理论,待进一步阐述。
————
[1] 马克斯·瓦托夫斯基 (1966, 1979) 界定三元模型化关系为
M (S, x, y) 其中 S 以 x 为 y 的一个模型
在文献中还可以发现其它人的类似定义。对模型概念的发展做过最广泛考察的穆勒博士,认为下面的图解(原图为德语)具有代表意义,称之为“主体-模型-原物三元关系”(triple relation “subject-model-original”)。穆勒认为认为三元关系的提出是模型概念发展的重要突破,代表了对模型概念的基本认识水平。他的看法从一方面可以印证这里提出的一般化模型关系的意义。
原发:企业工程论坛,2013-11-02
http://www.ee-forum.org/wp/pub/ty/2013-11-p3800.html
(此版本略有编辑,修改了链接,补充了关于三元模型化关系的注释和图、模型工作系统的UML类图 )
作者印:dcb44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