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今年一定要学会写作。所以在这一年我在微信读书上一直看有关写作方面的书。我看过的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都有《秋叶特训营,写作七堂课》《写作复利:28种写作变现课》《九宫格写作法: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天生我材会写作:王君作文教学课堂》但都没有完整的写出过一篇文章。直到看了《直抵人心的写作》参加了这次10天训练营才完整的写出了一篇属于自己故事的文章。
在这10天带练营中叨叨老师将写作的三个层级:事实层、观点层、渲染层,五步个步骤:放飞思绪、收敛主题、搭建框架、完成初稿、修改初稿,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并且自己还进行了亲自示范,把自己在每一个部分的思考过程都清晰的展现了出来。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真的有如老师坐在你身边教学一样。
Day0:【用心选择】选择一个属于你的故事
Day1:【夯实基础】用“三维扩展法”,梳理盘点清晰的事实
Day2:【觉察情绪】在事实中追问情绪感受
Day3:【深挖观点】提炼态度、主张、意义与领悟
Day4:【搭建框架】按结构模板,串联事实与观点
Day5:【唤醒共鸣】让心路旅程可视化
Day6:【渲染语言】细节和场景增强代入感
Day7:【首次统稿】宏观审视&逻辑优化
Day8:【二次统稿】语言细节推敲
Day9:【完成终稿】最终审视&完成
Day10:【成果展示】分享作品与复盘收获
拉群第一天当我详细了解到,接下来10天要学习的内容时,我无比兴奋,有种我马上就能学会写作,马上就可以自由写作的既视感。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充分的吸收叨叨老师讲到的每一个知识点。
Day0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看了叨叨老师的示范我很快锁定了自己想写的故事——我想写我的女儿最近总说不要妈妈的事。DAy1用“三位扩展法”,梳理盘点清晰的事实,在这一天我根据我想写的故事按照老师的示范特别顺畅的就写出了有关这个故事的昨天、今天、明天的所有事件。Day2觉察情绪,我根据老师的示范开始对自己进行追问梳理了每一个事件背后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梳理完后有种给自己做了一次情绪剥离的感觉,原本很生气的事件当梳理完情绪感受后反而可以更客观的去看待每一个事件。
我本以为我可以很顺畅的一直写到最后没想到但第三天深挖观点的时候我傻眼了,事件和情绪感受列了一堆可我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我参考了叨叨老师的示范在对自己进行追问后写下了一个观点,但这个观点始终让我觉得有所欠缺。在后面搭建框架的过程中我就变得力不从心,当天晚上本该打卡的我没打,一想到后面还有好几天的课程可能更难,而且每一节课都紧密相连,我本能的想要退缩,晚上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意全无。我开始用叨叨老师教过的方法对自己进行追问。
“真的放弃了你甘心吗?”我不甘心,非常不甘心。因为如果今天放弃了可能以后都学不会写作了。
“那怎样可以让我不放弃并且学会写作呢”抓重点,对目前的自己来说最有用的部分,思考这个课程中哪些是学了我就可以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
“有哪些是对我来说写作最有用的部分,目前只要学会了我就可以开始写作呢?”我认为我只要学会梳理盘点清晰的事实、在事实中清晰的感知自己复杂的情绪,深挖观点我就可以对自己的思绪就行梳理开始写作,虽谈不上写的多好但至少我可以突破第一步能够清晰的去表达自己。
“那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可以跟着自己的目标紧盯梳理事实、感知情绪、深挖观点这三个部分,其余部分带着学,多学的每一份都是额外收获,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有了这一次和自己的深入对话我变得不再那么害怕而退缩,而是紧盯目标勇敢的去表达自己,不管对错,不管写的是否是一篇好文章,只要我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就胜利了。秉持着这个信念,我坚持到了最后一天的打卡,获得了我高中毕业后纯靠自己书写出来的第一篇文章。同时我还获得了叨叨老师给准备的全勤奖励——《如何提炼主题观点》《如何修改文章》《如何写人生故事》三个相关课程的录播视频课,这简直是我今年收到了最大惊喜的礼物。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的写作经验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小目标——10天完成一篇文章。按照10天训练营这样每天写一点,这样我不仅没有太大的压力还可以通过不断的重复去加深对每个环节的理解。通过练习次数的增加,每一次所关注的点也会有所改变,根据每一个当下的自己个性化选择,这样就可以在每一次的重复中新学一些写作知识。
通过这一次的写作经历让我对慢即是快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速度慢没关系,只要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总会抵达终点,始终坚信完成比完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