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hua教练是个身高160左右体重不详的假小子(都不能称为女汉子了~),剪个一寸头,带个运动发带,一身运动装走路带风,说话带着严重的鼻音用后声带的那种。
直到上周六晚上,上她的普拉提,她给一些阿姨纠正动作。阿姨们笑话她30好几了还没有男朋友,她噗嗤娇羞了一下,被我看到了,那是一个小女儿的情态,跟她平时吼我让我好好跑步的神态全然不同。
无意识下的放松来的尤为真实。
从那一秒,我刻意地把她认为是一个女孩子。对,跟我一样,被别人看作女汉子的女孩子。
是你想的那种女汉子吗?
是那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蟑螂、搬得行李箱;修得电脑、装得灯泡、换得轮胎、上得链条;能上刀山能下火海,能吹得了啤酒能吹的大牛,跺一脚天崩地裂,哈哈一笑海水如潮的女子吗?
如果是这样,只能拱手抱拳对您鞠一躬,回敬一句:承蒙您看得起了。
我想,跟读书一样,对一段文字的理解,100个人都100+种看法(总有些人自己就会有好几种看法,自己跟自己打架,不要问我怎么一知道的,宝宝倔强,宝宝不说)。识人也是一样,100个人有100种视角来看待,朋友的,亲人的,爱人的,老师的,同学的,同事的,闺蜜的,死党的,战友的,包括,陌生人的……等等等等。
同理,一个人的表现,也会跟多棱镜一样,面对不同角度的人,会发出不同的光,ta想让你知道什么,才会表现出什么。
有一次我在群里做了一个测试,我问所有的男同学,他们认为的软妹子是谁。有人说是林志玲,附和之人颇多。我捧着手机无语了良久,哎……一个在娱乐圈屹立十几年不倒的女子,竟然被他们看成了软妹子…… 啧啧啧,这个听声音看脸的世界……哎哎哎……
先前看到知乎有人提问:为什么有些内向的人会伪装出很外向的样子?其中有一个回答深得人心。摘录如下:
“这不是伪装,也不是扮演。
内向的人是需要有自己的单独空间,来充实精力,吸收养分,恢复气血满格;社交是在消耗精力,但这并不等同于,他们缺少社交能力,即你所看到的,与陌生人谈笑风生等等,很多时候,他们的言谈要比一些开朗人的言谈更吸引人,更有营养。
外向的人是需要有和人相处的空间,以此来吸收养分,需要不停地和其他人说话、互动,才有存在感;让外向人独处,是在消耗他们的能量,太多的独处,他们觉得难受,会憋坏的。”
外向型内向人格,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喜欢独处,在人群中也能玩的很疯。有时候,并不是心之所往地疯,而是,一个团队一个聚会需要有这样一个调动气氛的人,善良而富有使命感的ta当仁不让了而已。(在这里请为善良的人鼓掌。)
再不是那个男扮女装的木兰时代,但还有一些女孩子,比如高中理科大学工科的可怜孩子们,还是要泡到男生的氛围里长大的。在没有人罩着的情况下,还是要跟男孩一样去奋斗。说话要跟他们一样声,走路、吃饭要跟他们一样快(忽略我的小短腿O__O"…),没有人是你男朋友,你也没有理由去拖别人后腿对吗?不愿意麻烦别人,就自己装系统换灯泡修刹车,岂不是另一种的善良自谦和礼让?(请再为谦谦君子度的女孩子们,鼓掌。)
再看到周在跟比她高出一头多的男教练说话的时候,虽然听不清她说什么,我猜还是用的女汉子专属声道的。我想,她未来的男朋友应该是最幸福的嘛,只有他,能享尽一个外人眼中“女汉子”的极致温柔。
我很不喜欢女汉子这个词,跟讨厌“娘炮”这个词一样。千人有千人的姿态,每一种,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地理、政治甚至是自然原因。每一种姿态,都值得被尊重被理解。而不能仅仅因为跟我们自己不同,就用鄙夷的眼光去看待。这很悲哀。
我的新晋好朋友小娣同学,为什么会新晋呢,是因为她跟我说:我知道你是个内向的人。
跟桃儿不一样,桃是看着我长大的(噗……),她知道我所有的傲娇与自闭,内向纠结和一切怜悯。
我想,小娣是用心看我了吧,设身处地,用心去看得到ta的内心,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究其原因问其本性,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于是,互相收获好友一枚,何其乐哉。
愿你,愿我,都用足够的真心,去拨开眼前的一千根芦苇,去看一双真诚的眼睛,带着晨曦的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