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看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呢?前段时间和几个朋友一起聊天,无意间聊起电视剧,才发现大家不约而同都在看,这才意识到它的火爆。说到追剧原因,当时大家反馈最多的就是这部剧的真实感。
它不同于以往古装偶像剧的儿女情长、你侬我侬,也不同于传统宫斗剧旋风开挂一般的升级打怪。它主要就是在宋代一个大宅子里,将传统大家族里的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明争暗斗、人生百态演绎出来,它不像如今很多电视剧一样节奏明快,一集一个小高潮,它按着自己的叙事节奏,像画卷一样缓缓展开,颇有一些红楼梦的味道。
而在这副画卷中,一个叫盛明兰的女子徐徐走来,她将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庶出女子一步步走上侯门当家祖母的位置。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个庶出女子的励志成长故事。借用阿德勒关于“生活方式”的概念。去看看这个女子,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阿德勒认为“生活方式”就是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即你如何为你的生活赋予意义。从狭义上来讲,可以把它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它还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三观”。
明兰的逆境观
她认为:人活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坎坷不平,总不能一瞧见坑洼就绕过去了。所以她在生活中遭遇不幸或挫折时,总是在合乎礼制、规则的前提下想办法去面对,而不是逃避。其实这也是阿德勒倡导的“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部的责任,在任何事情的发生和你对此采取的行动之间,我们拥有广阔的选择的自由。
明兰从小就遭遇亲娘被害、父亲不慈、嫡母不爱、姐姐找茬,只有年迈的祖母疼爱的生活窘境,日子没两天是舒心的,但她没有因此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默默学习和探索这种封建等级制度、礼教规约、男尊女卑秩序下的生存之道,她藏起锋芒,通过装傻卖萌来保全性命。但置身局外的观众能明显看出明兰较之其他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这是她平安长大的前提条件,也是厚积薄发、自我修炼的过程。
明兰也总是以一种“向前看”的态度对待生活。她说:眼睛是长在前面的,人就应该向前看,来这世上一遭,本就是要好好过日子的。这和阿德勒倡导的“活在当下”何其类似,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也不可能去到未来,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有当下。知否原著有这样一句话:“身后是一片暗沉沉的过去,前面是明亮清冽的将来。”明兰从不回头看,从不后悔过去,她就是在一次次活好当下的每个刹那中,一步步走向那个明亮的将来。
明兰的婚姻观
明兰的择偶观是睿智而通透的。她认为:与人相守,最终依靠的还是品性的最低处,看看最低处的,能不能忍得下去。她的这番观点也一度在网上盛传。确实,浪漫爱情可能缘起于一见钟情,但是真正让人长相厮守、天长地久的还是灵魂的契合和对彼此品性的接纳。这也是“人品”一度被大多数人选为择偶首要标准的原因。
另外,明兰对夫妻相处之道的见解也颇为深刻。在她看来,天下没有谁是谁的靠山,最好不要太指望别人,指望越多,难免会有些失望。失望越多,就生怨怼,怨怼一生,仇恨就起,这日子就难过了。她明白地看到,在婚姻中要指望他人、改变他人何其艰难,而靠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却是我们百分百能做到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许多伴侣在遇到争吵和矛盾时,会执拗地坚持谁对谁错,总爱把问题归咎于别人,指望对方作出调整和改变,却不从自己身上着手,归根到底,还是缺乏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勇气。
明兰对婚姻中“女性独立性”的坚守更是具有现代意义。这种独立有经济的独立也有人格的独立。即使官眷都有丈夫供养,不能也不用亲自出门挣钱,她也坚持并尽力在后方管好、经营好侯府的家族产业,让自己始终拥有靠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不是全凭丈夫养活,做个无所事事的官宦妇人,这是为经济独立。
她也不沾染普通官宦人家妇人在内宅里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的歪风邪气,她全心地接纳、疼爱丈夫和以前的外室所生的女儿,并协助丈夫寻找流落在外的外室所生的儿子,还在丈夫的外室上门哭闹时不失修养地理智应对。她的包容并不是圣母玛丽苏式的博爱,而表现为一种对自身品格、价值观和底线的坚守,这是为人格独立。也正是这种独立而豁达的品格让她有别于众人、独具魅力,赢得丈夫顾廷烨,这个曾经的浪荡公子全然的倾慕与敬重。
明兰在帮助淑兰姐姐处理婚姻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勇气与智慧,同样令人叹止。淑兰嫁给孙秀才之后,一度过着十分隐忍、屈辱的生活。明兰认为: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在一段不合适、不幸福的婚姻里,古代的明兰尚且有适时止损、决绝斩断、重头再来的魄力和远见,而当代的女性,又有多少人拥有她这样的果敢和勇气呢?
明兰的家族观
明兰认为:人生在世几十年,家族上百年,朝廷更迭,何有尽头,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携手共度,眼下的经营,终究是梦里黄粱,随时倾覆。他以“共同体”的大局观来看待家族的兴衰荣辱,将家族成员视为“伙伴”,主张互帮互助,携手并进。
所以当淑兰和孙秀才的婚姻面临危机的时候,即使明兰本不应该,也可以不用做什么,她仍然冒着被人非议的风险,勇敢地站出来献计献策。最后想出办法帮助淑兰顺利和离,既帮淑兰脱离了苦海,保全了名声,同时还保住了整个盛家的声誉。
没有人是绝对独立的个体,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将我们圈在一个个不同的共同体里。在这些或大或小的共同体里,我们既要独善其身,也要服务他人,因为这个共同体的能量经由我们每个人组成,而最终这个共同体或正或负的能量辐射开来,我们要么人人受益,要么无人幸免。
盛明兰在封建礼制约束下,在留给女性极其狭小的生存空间里谨慎地游走,每一步都要审时度势、苦心经营,每一步都可能行差踏错、名声尽毁,但她一步步都走过来了,而且比剧里的女性都要走得好。她过五关斩六将,在阴谋斗争中磨练出一颗通透而敏锐的玲珑心,用半生的辛劳撑起整个家族的荣光,最终成长为当之无愧的侯门祖母。我相信,在她每一次身处困境时,在每一个艰难抉择的背后,是那玲珑心一般通透的“生活方式”,指引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词原本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本书、这部剧以此作为名字,总是让人不免揣测作者、编剧是何用意?
我不知道知否原著作者关心则乱是如何解释的,但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如果嫡出为“红花”,庶出为“绿叶”,盛明兰出生为绿叶,却最终拥有比红花还灿烂夺目的人生,究其根本,是经由“绿叶”的生活方式成长起来的她,更坚韧、独立、睿智、果敢,故而更能抵御“雨疏风骤”,在经历狂风暴雨的摧残过后,满园春色必然余下“绿肥红瘦”。
你用什么生活方式看待和经历生活,你就匹配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