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暖的阳光下,孩子独自一人坐在床上,之前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刚升入三年级时,我就被竖笛迷住了:小小一根管子,竟能吹出如此空灵动听之声!于是,每逢音乐课,我就兴致勃勃的拿起笛子,稚嫩的小手模仿着老师在笛子上的一举一动。不久,竟有腔调起来。
老师看着我们,微笑着吹起竖笛,优美的音符在脑海中不停回旋。曲终,她笑眯眯的对我们说:“学竖笛,只要熟能生巧,不断摸索,就可以和我一样熟练,甚至可以超越我的境界。所谓‘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就是这种境界……”我听的入迷,下课竟找到了老师,对她说:“老师,你‘竖笛中的道理’太棒了!”
我喜欢竖笛,更喜欢那位老师。
可是,那位老师并没有陪伴我们太长时间。四年级下学期,换来了一个新老师,严厉极了,以前对竖笛的好感被一扫而光,便慢慢放下竖笛,直至几个月换老师后才继续吹,因此忽略了好多知识点,到五年级已经跟不上进度了。
我被卡在了那个台阶下。
儿时的快乐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跟不上的羞耻和同学的嘲笑。那个陶醉于竖笛的男孩已成为历史,只剩一个迷茫摸索着的青年。
可是新换来那位老师却不像同学们拒绝教我,反而给我加倍的鼓励与关怀。在课上,她经常找我问话,手把手地教我吹;课下也经常找我温习指法。她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只有在放弃的时候,你才会输。”在她的鼓舞与激励下,我振作精神,鼓起勇气,继续吹起笛子,跨上了那个台阶。音乐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竖笛考了全班最高分,赢得了一片赞许的目光。
也许音乐学习就是这样,跌倒,再爬起来,跨上困难的台阶,然后再一次跌倒……我很庆幸有这么的好老师,庆幸自己爬上了这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