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第二本木心

直至读完,我都没明白《素履之往》的意思,百度后方知, “素履之往”出自《易经·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大意为,以一种平淡朴素的态度度此一生,即使那样,一个人也是愿意的。由此不得不佩服木心先生,在本书里,他依然谈古今中外,依然以文字思索着生活的哲理。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多有两万七千行的诗剧,峰峦重叠的逻辑著作,哥德、黑格尔写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无头绪。蒙田勿事体系,尼采戟指架构体系是不诚实——此二说令人莞尔。虽然,诚实亦大难,盖玩世各有玩法,唯恭,恭甚,庶几为玩家。吾从恭,澹荡追琢以至今日,否则又何必要文学。】

》从上对本书的简介可窥见一二。

这是一本值得细品的书,篇幅不长,格局却不小。且摘录部分语句写下思考:

文学上的人真有味,生活中的人极乏味。这样不好,不这样就更不好。

》》说得没错,文学上大抵是想象,或是加工后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有味些。

即使是聪明绝顶的人,也不可长期与蠢货厮混,否则又多了一票蠢货。

》》看到这句话莫名的想笑,先生不失幽默,一句大白话,几乎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等词所能表达的大致意思。

彼佳,彼对我无情——尊敬之。

彼佳,彼对我有情——酬答之。

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

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

》》不做评论,当以警示之。

笑话两种,其一,说者不笑,聆者笑或大笑,说者在心里笑聆者之笑。另一,说者肃然,聆者笑或大笑,说者不明聆者何以笑。

》》这两种笑都蛮怪异的,你确定这是在说笑吗?

爱了一个人,没有机会表白,后来决计绝念。再后来,消息时有所闻,偶尔也见面——幸亏那时未曾说出口,幸亏究竟不能算真的爱上。

》》爱是一时冲动,也许当时爱的不够深,过后便淡了,做回朋友未必是坏事。

又爱了另一个人,表白的机会不少,想想,懒下来,懒成朋友,至今还朋友着——光阴荏苒,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心中兀自庆幸,还好……否则苦了。

》》这句话接上一句。人生六苦里有一苦是求而不得,有时爱情求不得,但友情还是可以的。

使爱情的舞台上五光十色烟尘陡乱的,那是种种畸恋,二流三流脚色。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与你何涉”。

》》要做就做一流的情人(其实不能说是情人),“我爱你,与你无关”,爱的坦荡,放手也理智。

某人写传记 实在是自我炒鱿鱼

》》二辑里的这句话,看的我笑了好一会,即使写传记是“炒鱿鱼”至少炒的高明,不是炒的小虾小鱼仔。

女人守口如瓶 然后把瓶交给别人

》》请问这句话是“长舌妇”的解释吗……女人真的就那么守不住秘密?可茨威格笔下那个死去了才写信告知真相的女人是怎么回事?(《来自陌生女人的信》)

他旅行他回来

他经识了驼铃的寂寞

废墟的晕眩

帐下寒冷的醒寤

同情中断了的辛辣

——《情感教育》

》》我们经历过的一切,都是成长,每一次蜕变都该有新的自己罢!

好了罢,当今时代,安心做个读书人不易。木心先生的文字就是当代中国文学史的一股清流,当以之激励自己,世界是可以在书中读懂的。

2017/04/23 读书日 于深圳 当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