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参与理财的岁月有十年了。回顾那些年在理财路上的跌跌撞撞,理财经历给我留下多少累累伤痕和惨痛的经验教训,我是怎样找到合适自己的理财组合(下面有很多干货),且听我忍泪诉说。(特别申明:本人不是托,纯粹个人经验,投资须谨慎)
一、选择定期存款做原始积累
我属于工薪阶层,起早摸黑省吃俭用,供楼之余,多年下来有了一些原始积累。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流行语,让我意识到工资不能放在银行睡大觉,至少存个定期什么的,那时的定期年利率好像还有三四个点(不像现在才1.25%),利息还能打败通胀率,就这样存定期过了几年,直至2007年。
二、初入股海回头是岸
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大牛市,办公室、饭桌上、翻开报纸,都在谈论基金股票。就在这一年,我开了一个证券账户,体验了股票、基金、定投,参与了QDii、ETF基金,买了一堆研究股市的书下班恶补。我太天真了,不知道中国股市哪里研究得清楚。股市面对大多散户新手,就像赌场拥抱新客人,一开始总会给他们好运气尝尝,我也不例外。小赚了些,接着就开始把自己银行的钱搬家,转至证券账户。2008年,好景不长,当街头巷尾讨论股市到白热化,疯牛变成一只瞎了眼的大熊,从山顶上滚下来,伤及一大片,无人幸免。散户成了庄家割韭菜的对象。大多数进入赌场的人都是输得精光才舍得走出来。除了自己亏损之外,被我怂恿投资基金的家人、女朋友都亏了不少。我痛定思痛,暗暗承诺,以后再也不碰股票、基金。
三、投资银行理财进入稳健期
之后几年,理财书看了几本,发现里面所教的理财路数大同小异。我的闲钱不再存定期,改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是3个月或者半年的期限,收益比定期高两倍,安全又灵活。一开始投资建行的理财产品,后来比较发现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产品收益在市面上相对更高,所以后来都选择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产品(目前年收益是4.3左右)。银行的理财产品可以打印产品合同,有纸质凭证,比起互联网理财产品,更让人放心些。所以,这几年银行理财一直作为我的理财组合里面,起到平衡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