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我的驱动力,因为大V们都说坚持做一件事的最强驱动力,就是给这件事赋予特别的意义。所以,在做公众号有点灰心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我的驱动力是什么?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把驱动力分为三种:
第一驱动力是人的生存本能,即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在这里无需赘言。
第二驱动力即奖励和惩罚机制。我在单位里也负责绩效考核和督办的工作,运用的就是惩罚和奖励机制。我常常在想这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吗,为什么自己部门的工作,要别人来监督自己呢?也许考核和督办确实能给对方施加一些压力,但与此同时也会让承担任务的责任主体变得被动,变成为完成任务而完成,偏离了做这件事的核心目的。奖励可能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但是在管理中如果奖励的条件是本职工作应该达到的标准,那么很可能会培养出欲求不满的员工。
奖励如果长期使用也会逐渐失去作用,比如我为了鼓励女儿而设置了一个红花台,从作业完成、干家务活、读书等几个方面对她每天的表现进行评判,表现好就贴一朵小红花,小红花攒到一定数量就会兑现一个奖励,比如去水世界玩,等等。最初的新奇劲没有持续几天,女儿已经对红花台失去了兴趣。所以,奖励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第三驱动力就是内在欲望的驱动。就是自己内心想把事情做好的欲望。
人天生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负责」,如果能最大程度地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更容易激发内在动力。所以,这个内在欲望应该是自发的。
又是一年暑期至。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比较挂心的时候,女儿一人在家,有没有认真写作业,有没有坚持读书,有没有沉迷于游戏,有没有做我交待的家务活……晚上下班回到家里,常常为零乱的现场,以及某项“交待”没有完成而硝烟四起。今年暑期,我鼓励女儿制定了 一份“暑期清单”,里面列了必须完成的作业,她想读的课外书,她想学习的油画,想去的地方,以及我希望她做的家务活、写日记……执行以来,她好像突然变成了小大人:自己计划去同学家的行程,主动完成作业、字帖、日记、读书,买了油画的教程、工具自己琢磨着画,也能记得我交待的事情……晚上下班回到家里,也是其乐融融。
这就是内在驱动的神奇力量。那么,回到开篇,我做公众号的内在驱动是什么呢?
我是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职场妈妈,一直在体制之中按部就班的生活,后来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开始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家庭教育课堂,我看到许多痛哭流涕的妈妈,我意识到错误的教育方法剥夺了多少家庭的幸福快乐,改变了多少孩子的人生轨迹。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我开始学习,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学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家庭教育培训师。为了这个目标,我创建了个人微信公众号——《职场妈妈的阳光小屋》,希望和所有爸爸妈妈们分享家庭教育的感悟,和所有追求个人成长进步的朋友们分享学习的快乐。
在做公众号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被不高的阅读量所打击,但也有人会告诉我他们每篇必读;虽然有时会为选题、写稿而绞尽脑汁,但是随着文字的不断积累,写作水平在提升,思考更加深入;虽然放弃了追剧、读小说,但是今年半年看的致用类书籍是过去的总和。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虽然不算快。我想我还会一直做下去,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