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屏幕上瞬间自生自灭的文字,越是浅陋粗鄙,就越需要有人能以“坐得十年冷板凳”的勇气,舍弃眼前之利、萤火之光,创造出能昭示一个时代良心和品质的精神产品,穿透这个时代流传下去。”
今天看到陈先发在复旦大学演讲中的一段话,深有感触。
昨天问室友,如果今年考研没有考上怎么办,会不会二战。她们几个人异口同声的说,不会。问她们复习的怎么样了,她们说不怎么样。说到报录比,又让她们瞬间垮了下来,虽然她们两个报的是二本,却也是炙手可热。说还不如去考教师,自己怎么头脑发懵来考研。今年考不上肯定不会二战了。
她们问我,我毫不犹豫的说,我会二战。
我也不是一直这么坚定的,从今年四月份刚开始选学校就在担心,老师推荐我去上海,还给了我一本参考书。我很高兴,想想上海大学只是个211,应该不会太难考。但是我要从四五线的小城市去上海,我真的能适应的了吗?我真的喜欢那种快节奏的生活吗?我会不会在那里混不下去?一连串的恐惧几乎当时让我想要重选学校。
纠结几天后,我还是决定报考该校。想自己年轻,怕啥?现在再不奋斗一把,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我是那种不会给自己留遗憾的人,只要想到了就做,如果适合就坚持,不适合就放弃。很简单。
对于文学,我也曾放弃过,但兜兜转转,还是转了回来。我也确定了自己喜欢文学,也告诫自己是时候该挖一口深井了。坚持地去做一件喜欢的事,哪怕它需要我付出很大的精力,很多的时间,我也愿意,我就是想看看,当我全力以赴做一件事,我究竟能做多好,能好到何种程度。
从5月备考以来,我想过要换学校,但从未想过放弃考研,即使今年不行,我也要两年,三年,我知道,这是我上升的唯一的且最稳妥的路了。
这是一种无路可退的坚定的力量,就是要不顾一切地追逐理想。我从前无比喜欢自由懒散的时光,但如今我已厌倦。我知道,现在的懒散只会造成日后的灰头土脸。
我不想再活得像父母那一辈的村里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整天吵得不可开交,不想成为一个知识大爆炸时代里的信息垃圾桶,不想成为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行尸走肉,不想成为物质金钱的奴隶,不想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傀儡……
我要在即使最困难的时期,能够记起像苏东坡、辛弃疾这类的志士文人,还能想到身边还有很多踏实努力的师长同学,那些不甘平庸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人没有放弃,还有很多道友在与我相遇的路上,我不能停下脚步,我要赴约,即使慢一点晚一点,我也一定要到达。
如果一直待在原地,或者带着被各种庞杂信息充斥的脑袋投入这看似歌舞升平实则千坑万孔的社会,却又无法找到医治它医治自己的良方,我想这一生恐怕将不如人意。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颗种子,想要破土而出,想要长出自己的枝叶,想要看看地面,看看云天,想要与蝴蝶交谈,与风嬉戏……
在暗无天日的时候,我既然不想腐烂在泥土里,就必须拼尽全力汲取一切养分,用力生长。除了不断生长,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不介意我长的有多慢,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怕什么?青春不拿来拼搏,岂不浪费,谈恋爱就算了,所谓美丽的皮囊、有趣的灵魂,我一样不占,拿什么去谈我理想中风花雪月的爱情?既然差的我看不上,那么就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直到可以和理想中的恋人朋友们并肩而行策马齐驱。
我不应害怕自己走得有多慢,我要对抗的是自己那无端的情绪,那数不清的小毛病。我看重的是走的每一步都要实在稳当,思维一天天灵活,知识一点点积累,眼界一点点开阔,思考一天天成熟……我的每次上升,就像是庄稼人用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稻谷。
虽然现在基本上都采用机械化,但我愿意做那少数派。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不偷工减料,体验生命的真实。这样的笨办法仅是对我自己的理想而言。我知道现在的社会几乎光速发展,分新秒异。但是做学问还是要稳扎稳打,要贯注自己的人生体验,贯注世间万物的情感。
学问,理想,是有温度的,是包涵爱意的,它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机械科技。不知道未来会发展什么样,也许写作、教学都会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但那毕竟还有一段时间,而且,那么高端的我又如何能把握呢?既然我对科技一窍不通,那就做好眼前的事。
我所能把握的,也只有当下之事。只有这几年,再远,以我现在的能力,都还难以预料。
我一无所有,除了把握当下,坚持不懈。
直至山穷水尽,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