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火了。影片讲述药贩程勇为癌症病患从印度代购低价仿制药救命的故事,这部取材社会现实的影片,豆瓣评分高达9.0,猫眼评分9.7,病人的求生欲、药贩子的道德抉择、医药公司的商业追求,种种矛盾汇集在117分钟的影片中。药贩程勇初衷本是赚钱,在经历病患吕受益去世的打击触动下,决定改变,为病患走私仿制药“格列宁”救命,成了“药神”和“走私违法者”的集合体,游走在神坛和地狱之间。
电影的火爆,医药圈、专利圈顿时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大众视角下,医生的见死不救、药企的唯利是图再度被拿出来批判了一番,医患纠纷不休不止,药企被扣上奸商的帽子。影片中始终围绕专利药“格列卫”,这个救命药太过昂贵,让很多人负担不起,而印度仿制药药效差不多,价格便宜几百倍,这一事实摆在大家眼前,想要活着,买仿制药成了唯一出路。片中是这样的情节和场景,而回归到现实,我们是否真的可以无所顾忌相信并使用仿制药来救命?
仿制药没有那么神,印度“格列卫”只是比较特殊
让人倾家荡产的昂贵药物面前,替代品的出现意味着一线生机。仿制药便是这一线生机的代名词。
首先,仿制药并不是假药,但制造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早在1984年,美国国会为了节省医疗保险开支,通过《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补偿法案》,已经正式开启仿制药时代。而印度则因其特殊的专利法和“强仿”政策,举全国之力进行“山寨”,为侵权大开绿灯,成为仿制药强国。
但是,药厂申请专利只是公开了一部分的技术资料,从专利到真正成为能够用于治病救人的药品,这个过程中间还有很多的技术秘密需要掌握。而格列卫属于相对容易制造的药物,具有特殊性,印度在这款仿制药上特别成功,效果几乎一致。虽然印度用“劫富济贫”的方式供给救命药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但是这样的做法同样破坏着原研药厂家的利益,专利纷争不断,长此以往消磨着原研药厂继续新药研发的动力,不尊重专利,全部仿制,原研药厂停止研发投入似乎也不是大家乐意见到的结局,救命药无法研制出世,更无从谈仿制药救命了,恶性循环便又开始了。毕竟,只有药物研发处于良性循环,未来才有新药陆续面世的可能。
与印度情况类似的中国也是仿制药大国,但我国并不是仿制药强国,除了之前所述的技术问题以外,仿制药评价参比制剂不规范、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导致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仿制药催生着走私利益链。电影中程勇的转变透露着人性自我救赎的光辉,展现出社会温情的一面,但归于现实,为情怀道义而走私的药贩终究是少数,大多数是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究竟所卖药物是否能够得上救命药的级别其实大多数人自己也是不能完全确定的。渠道的不稳定、介绍人的不确定、药物真假的质疑充斥着海外药品代购市场。海外代购都有风险,化妆品那些也许能算作一次尝试,但是药物代购却是一场生与死的博弈。
专利药与仿制药的权衡一直都在,专利药贵出天际,普通人难以承受,仿制药不受专利保护,以“弯道超车”的方式缩减了研发过程,降低成本。一时间,专利背上了使药品价格高居不下的骂名,但是否药品不用专利保护,价格就降低了呢?
没有专利费,药品还是一样贵
影片中医生推荐的专利药“格列卫”一盒卖37000,而程勇从印度渠道弄来的仿制药成本500,程勇一盒卖5000。众所周知,专利药研发成本投入极高、时间非常长,承担着功亏一篑、付诸东流的极大风险,这不是成本只有几百块可以概括的过程,再加上国外进口,层层关税及经销商分成,最终到病人手上的药便成了天价。
这一过程中,专利费并不是天价药品的主要部分。中国的医药物流渠道复杂,一款进口药从原药厂到患者手里,至少要经过三层经销商盘剥,每层加价7%-15%,再到医院加价10%-15%,加上关税8%,增值税16%等加价。在这些税收和经销分成加诸在药品价格上,专利费可以忽略不计。
而专利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保护药品研发过程和技术,给予原研药厂研发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专利的保护,药物研发动力会急剧下降,承担巨大投入风险的同时还要经受没有措施保护随时被盗用的风险,救命药的出现几率也随之降低。没有成功地科研投入和无数次痛苦的试错过程,救命药也出现不了。同时,专利保护也有期限,一般10年-20年,过了专利期,药品属于全人类。
你敢保证你一辈子不得病?
不能。影片中患病老奶奶的一句深切诘问,引发了所有人的思考与共鸣。无论是影片中还是现实中,想要活着有什么罪。谁都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得病,谁也无法保证这一辈子挣得钱能够治好病,疾病不分贵贱。任何人在疾病面前都会经历束手无策的绝望,在看不见的地方,有人因为疾病而痛苦不堪,只要能续命,干什么都行,
因为无法承受巨额医药费而掏空家底,钱没了还可以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也有因治病心切而乱投医,掐灭着最后一丝生的希望;
……
一场疾病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场不可逆转的浩劫,无论贫穷或者富贵,都有可能经历痛苦折磨后倾家荡产、一无所有,毁灭性重创的源头并非只是贫穷造成的。
愿穷不再是生命的原罪
观影后,很多人的影评里都离不开一个字“穷”,除了被骂翻天的药物高价,“穷”成了把生的希望活活挡在门外的一座山,沉重地压在病患及其家庭的身上,喘不过气,甚至到达麻木窒息的状态。
其实不少患者家庭虽不算富,但也不算穷,在历经疾病的折磨变故后,病穷了。在改变看病难,用药贵的过程中,穷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逃避问题的借口,我们可以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影片结尾交待,国家将治疗白血病的正版药列入了医保,药品的价格有所下调,并且在今年取消进口药品的关税,慢粒白血病也从03年的存活率的30%上升到85%。静默的字幕出现了药价改革、纳入医保、抗癌药零关税……
政府已经开始行动,从公开的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看出,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替诺福韦酯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等3种药品降价幅度都超过一半。对于格列卫,诺华在80多个国家引入全球患者援助项目,针对格列卫的服用者推出“买三送九”等活动。目前中国的患者也能享受到这个优惠,加上各地医保的覆盖,格列卫的实际价格已经降到6000人民币左右。
国内企业也在行动,面对抗癌药市场的严峻形式,面对国外厂商的垄断地位,我国企业除了积极进行新药研发,也在针对原研药物的专利壁垒及限制寻找突破口,比如大品种抗癌药Revlimid(来那度胺)。来那度胺是由美国新基医药(Celgene)原研开发的抗肿瘤药物,在中国化合物专利申请没有获批。 而双鹭药业子公司南京卡文迪许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则通过重新设计并发明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以及三种新的药物多晶型物,成功挑战了新基公司原研药物的专利壁垒及限制,围绕来那度胺的化合物、合成工艺等的专利均已经在国内获得了授权,并在美国、韩国、欧洲等地进行了专利布局。
此外,国家集中谈判采购,研究跨境电商渠道,多举措并举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不合理加价问题,且从2018年5月1日起,国家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并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
生的希望正在越来越多,愿穷不再是生命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