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带儿童诵读经典

我们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国学经典,善用典故,超越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发展水平。

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那些和生活紧密相连,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才具有长足的生命力。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读经诵典,让孩子感受文字之美,不仅能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还能陶冶情操,让孩子对中国文化更加自信。

我们在诵读的时候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读的目的不是“记”,而是理解。我国古代的诗词具有很强的韵律特征,使得它们很容易被识记。

但识记不是经典阅读主要任务,经典阅读最终指向于孩子理解能力的提升。

事实上,只有孩子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成为活的知识。

2.选择适合孩子诵读的经典,剔除糟粕。家长对经典应该具有基本的辨别能力。

当前市面上推崇的《三字经》当然不是经典,它只是启蒙读物。

同样,《弟子规》的选用也要慎重。为什么呢,因为在弟子规中弥漫着很多反儿童的内容

好了,这节课我们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一下“读经诵典”问题,现在来回顾一下今天课程的重点:

1.国学经典作品超越了儿童的经验世界和发展水平,因此在国学经典的诵读当中必须得要选择适合儿童;

2.国学经典的认知目的并非是指向于记忆而是指向于理解,因此需要把国学经典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语言;

3.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国学经典作品时需要谨慎,踢出糟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