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麻子仁丸VS三承气补充VS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学习一总结(韦爱琪)

1.渴,很能喝,但是没有小便,五苓散证。如果还有失眠,小便会痛才是猪苓汤。渴是白虎汤讲的多,承气汤证并不强调。

2.脂肪肝用五苓散散剂效果是非常好的,能看到这个人的肚子比较肥一点,脸有点灰灰的啦,肉厚厚的,而且比较容易拉肚子,用五苓散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3.容易发热,容易出汗的状态,有用脾约麻子丸的机会。比较偏硬的小颗小颗的大便脾约病,麻子仁丸是一个很代表性的方子。

4.便秘的诊疗路数:老人肉丛蓉、小孩子生白术、女人用白芍。气虚的便秘是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麻仁丸要抓副证:脉浮而涩,口臭,口干,嘴唇容易裂等。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子,但要对证。

5.太阳病一转过去就高热无比的时候就是调胃承气汤。消化轴的上段就开始发干是调胃承气汤。

6.大承气汤阳明急下三条:眼睛发直,不会转,视物不清,急下;阳明病,发热好多,急下;发汗,太阳病不解,肚子很快结出有块,胀满,急下。

7.大承气汤:舌苔很黄,腹满痛拒按。

8.潮热,脉滑,吃不下饭小孩子的病,直接用下法。

9.以便秘为前提的腹胀满,水肿,小便不利,身黄如橘子色,然后发高烧,这一整串是很适合用茵陈蒿汤的。

10.潮热而不便秘就偏到栀子柏皮汤。三焦热的这种全身热的黄疸是栀子柏皮汤;比较集中在肝脏的黄疸是茵陈蒿汤;纯然的溶血性的黄疸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