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一起“育儿育己”,欢迎关注“大城小爱”5分钟说亲子关系!
傍晚时分,是上小学5年级的大城做作业的时候,爸爸通常会带着妹妹小爱外出溜达,然后告诉他:“儿子,你在家好好做作业哦,我带妹妹出去玩一会。”
可当爸爸带着妹妹回来的时候,发现大城正坐在课桌前,需要写的作业才刚开始,称需要背诵的内容已经完成,一抽查,仅略知一二。
于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他,告诉他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告诉他目前学习下滑严重可能带来的后果,告诉他爸爸将每天检查他的作业。
在爸爸的严格管理下,部分学科成绩有了一些回升,爸爸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城也在爸爸的要求下学习,同时一旦爸爸不在家,就是他好不容易可以喘息的机会。
爸爸也很无助,不管孩子就一直下滑,怎么办?
孩子也很压抑,我的生活就只有上课、做作业和学习,没家长在家的时候就赶紧好好放松一下。
概念: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哲学家岸见一朗在《不管教的勇气》中提出: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一个人实现自立则需要具备三大条件:
1.能够独立做出选择
2.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运用:
1.避免批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因为被批评后更乐意去改变,还是在受到传授的方法或自己找到方法情况下更愿意去改变。批评不是好的育儿的方式,没有人喜欢被批评。
同时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有时候故意做出“错事"只是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当孩子发现只有通过过不好好学习,父母才会在我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的时候,他就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存在感。
2.避免孩子依赖表扬
当孩子提出他这次考试成绩多少的时候,是因为长期的行为习惯让他希望从父母的肯定中获得价值,我们可以做的是借用机会帮孩子建立价值:
"你感觉怎么样?“
”你是因为做一些什么,帮助你取得的现在的成绩?“
”谢谢你给和分享?“
没有了居高临下,孩子更能够在事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自我中心,而不过度依赖别人的评价来获得价值。
3.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
纪伯伦说,孩子 ”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父母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
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
更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好果:破坏亲子关系; 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父母,而孩子也无法成长; 干涉孩子的人生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培养孩子的首要因素是亲子关系,首要方法是父母的”放下“,放下对未来的焦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看到完整且真实的孩子,也是父母的修练。
如果我们明白,”自由“更能带来自律的道理,而给孩子”自由“是我们知道却做不到的现状,这又何尝不一个去理解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却做不到的机会,需要做的只是”再来一次“的勇气!
今日得到:
没有亲子关系,孩子没有找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你盯了孩子也不会好好学。
放下是父母的焦虑,给孩子更大的空间,陪他去体验生活、学习的成功、失败、痛苦、悲伤......
当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所有的未知,并能在失败和错误中共同学习,未来已来,无所畏惧。
带着爱、关心、陪伴和感谢,支持孩子去走自己的路,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学习是终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