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以前的同学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聊到了我曾经的考研面试。这其实是一件很久远的事了,转眼间,我研究生毕业都已一年有余,朋友不说,我都快忘记了。有趣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在朋友的话语中这件事变成了另一件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小说——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记得书中有很多与我的经历类似的故事发生:在吴摩西还叫杨百顺的时候,他曾跟一个杀猪师傅学习杀猪,后来师傅由于腿脚出了问题,便让他以师傅的名义去给那些客户杀猪,有一次他杀完猪后,在客户家喝酒,喝酒时发了一些对师母的牢骚,这本无伤大雅,可却被好事者以讹传讹,越传越和真实情况南辕北辙,传到师傅耳朵里已经变成了表达对师傅的不满,想要去单干的想法了,一件事在传播过程中变成了另外一件事,最后使得吴摩西和师傅不欢而散,只得另谋出路。还有一个故事是讲吴摩西嫂子的,吴摩西的嫂子本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待到出嫁的年纪时,本已许配给门当户对的一户人家,但这中间却出了一些问题,她小时候曾经因为不小心被老鼠咬掉过耳垂,这本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可在好事者的嘴里以讹传讹,却变成了耳朵被咬掉过一只,搞得原来的订婚对象避之唯恐不及而去退婚了,两家闹的不欢而散,机缘巧合之下下嫁给了吴摩西的哥哥。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它们都有着同样的特点,一件事经过好事者的传播后变成了另一件事,甚至有时候这两件事完全没有一点关系,风马牛不相及。
一件事经过很多人去传播,最后听到的人可能已经不是原来那件事了,而变成了另外一件事。其实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这件事没有发生在传播者本人身上,他不需要去求证这件事的详情,只需要去传播,有时为了吸引别人的关注甚至会夸大其词,就拿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来说吧,其实事情很简单,我当年去复试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吧,导致复试没有通过,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可是我今天和朋友聊天时偶然听到他提起这件事,他听说的却是另一个版本,在那个版本里我在复试时和面试官吵了起来,最后闹的不欢而散,复试失败没通过。如果不是今天聊天时偶然提起,我想我朋友可能一直把以讹传讹的假象当做当年发生过的真相,说实话,我不太关心这件事是谁传的,毕竟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去看我,但这件事的发生却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最近疫苗事件可谓是热点中的热点,这件事牵扯到很多家庭的利益,与生活惜惜相关,受关注在所难免。我最关注的不是疫苗事件本身,而是由它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本来这件事是说某几类疫苗的某几个批次有问题,可这件事在好事者的传播下变成了国产的所有疫苗都有问题,甚至还有的说以前我们接种的疫苗也都是假的有问题的,鼓励富人给孩子接种国外的疫苗,没钱的就不接种疫苗了,这不是因噎废食嘛。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去蹭热度,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以讹传讹,为了吸引眼球,而去夸大事实,造成社会恐慌。这就不仅仅是个人观点的表达问题了,它已经涉及到了道德与法律的层次。
以讹传讹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深思。在我看来,如果对一件事我们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我们就不要随便去传播,更不要夸大其词,否则一件事经过以讹传讹变成了另一件事,每个传播者都需要去负责的。
今天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着获取信息的便捷手段,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去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随意去传播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让传播的事实还是事实,真理还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