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考试脑科学》 三
无视人脑规则,完全乱来的学习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那下面我就总结了本章节有关学习的要点:
一、学会分组归类
想要使记忆的知识记住,要学会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举个小例子:
853972641 和 853 972 641 两组数字,显然人们对于第二个分组后记忆更容易。
二、切忌一次贪多。
人脑一次能记住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要往大脑硬塞,会造成新旧记忆的相互干扰。
举个小例子:
老师要求三天背下来100首唐诗,与其你把这100首全都过一遍,不如踏踏实实地只背30首,这样反而能得到更高的分数。无论从体力还是精力上都是合乎情理的方法。
三、提高学习热情。
维持自己的学习热情很重要,比如合理的制定学习目标,将远期大目标拆解为时间更短的近期小目标,让自己适当地获得成就感。让自己经常产生快乐的情绪,进而提高学习热情。
书中举了一个高中生学单词的例子:
他只要求自己每天背两页单词,很容易完成,完成后在计划表上画圈,明确自己已经做好事情了。并且他还利用在上学放学途中的时间来复习。效果很不错。
四、最重要的是“复习”
作者认为一定要重视“复习”。他认为在预习、学习、复习的比例应在1/4:1:4左右比较合适。
我们要做到不容易遗忘,就要骗过海马体。只有靠反复记忆来帮助我们。复习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复习的时机
第一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二次复习:第一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按此节奏的复习方法会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并允许它们进入大脑皮层。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复习同样的内容
只有内容相同时,复习才会产生提高记忆力的结果。作者不建议总不停更换参考书,他认为使用参考书要始终如一,把精力用于将手头的参考书多看几遍才是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3人脑更重视输出而不是输入
虽然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但人脑的模式是“输出依赖型”,它更重视输出。
这种输出的方式作者提到是用考试、测验,这绝对是可以倒逼学生用功的,或者对于参加社会考试的成年人也是管用的,但对于大部分没有考试的人来说,怎样做到“输出”呢?
我想就得靠自己对学习的要求吧,比如可以写出来,可以讲出来,可以自己考自己,是在不行报班报训练营,找人监督。哈,总之是靠自律吧,本身学习就是自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