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座美丽的城,它叫布拉格,通过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让它闻名于世。我没有看过《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但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经常在大街小巷响起: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那画面太美 我不敢看/布拉格的广场 无人的走廊/我一个人跳着舞 旋转/不远地方 你远远吟唱/没有我 你真的不习惯。因了他们,布拉格让人向往,很巧合的机缘,让我拜读了《布拉格之恋》这篇短文,全文如下:
布拉格非常小,只用半天时间应能走完。卡夫卡住在这个城市的黄金小巷22号。每天,他都要到希贝斯卡大街的雅可咖啡馆里进行思考和创作,维持生命的就是老板送的几片面包,他从来不问世事。卡夫卡的特立独行,引起一个女人的注意。她坐到卡夫卡的对面,从桌子上拿起他写好的稿纸,卡夫卡写一页,她便读一页。那是《变形记》手稿。当时,没有谁能读懂,这个女人是例外。离开前,她通过酒侍,留下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上你和你的作品。”
这个女人是俄罗斯著名记者米列娜`洁森斯卡,是一位银行家的夫人,但是,她隐瞒了这一切。以后,他们开始通过布拉格的邮差交流情感。
19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卡夫卡得知洁森斯卡是有夫之妇,他陷入深思。
之后,卡夫卡停止与洁森斯卡的一切联系。1921年,洁森斯卡再次来到布拉格,来到这家咖啡馆,她没有见到卡夫卡。在熟悉的亚麻桌布下,空余一副旧刀叉。洁森斯卡离开布拉格的那个晚上,卡夫卡坐在咖啡馆幽暗的灯影里,给她写下最后一封信:“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脸庞的模样,只有你离开咖啡桌那一刹那的背影,历历在目。”
后来,他们没有见过面。弥留之际,人们听到处于昏迷状态下的卡夫卡,念叨着洁森斯卡的名字。
不横刀夺爱,不在爱的名义下苟且,把爱人放在光明之处,把自己放在光明之处。卡夫卡用孤寂的一生,表达自己对爱的尊重。
当我细细品读这篇短文时,我似乎看到了深深思念洁森斯卡的卡夫卡在美丽的布拉格那个他们曾熟悉的咖啡馆外艰难犹豫徘徊。当洁森斯卡就坐在里面,而深爱她的卡夫卡却再也不能坐在她的对面与她共享一杯咖啡的宁静,难以想象这是多么艰难的煎熬。卡夫卡说,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我相信卡夫卡是带着巨大的痛苦转身离开的,爱的伤痛也许直到生命的终点都在吞噬着他的身体他的心灵。余生,是一个悲凉的词,1924年6月3日,卡夫卡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可以想象四年的时间,卡夫卡度过了一种何样的爱的煎熬,这个伟大的文学家,留给世人的也许不仅仅是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更有一种对爱情的态度,以及伟大的自控能力。
一个城市的美,是因为它本身吗,我想不尽然。在卡夫卡和洁森斯卡的眼里,布拉格的美在于彼此的存在,因为布拉格带给他们一份爱的机缘,哪怕只能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定格在他们共同的布拉格。然而这样的美,却是光明的,可以传承的,所以至今世人眼里布拉格的美,也不仅仅是其本身,更有了一种卡洁唯美之恋圣洁的美,可以说布拉格是具内容有情怀的美。
我曾在少女时代渴望圣洁的精神之恋,希望在一席青山绿水之间,偶遇一个精神世界充盈高尚的人。因为一个人,通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却仅仅因为心灵的欣赏。现时代的人,是吃惯了快餐的人,漂浮,带有欲望,功利性。“发乎情”,却“止于礼”,世上几人能做到?在感受卡夫卡这种高尚的爱情观的同时,我也能深切理解洁森斯卡,她对卡夫卡的爱,也许当初是在隐瞒实情之下,可也更说明了这份情谊的深重,想尽办法去隐瞒,那也需要莫大的勇气。而洁森斯卡,在感情面前,是敢于亮出自己爱的情怀的,哪怕自己已走入婚姻的围城。不是每个人都能机缘巧合地在适当的时间地点遇见那个对的人,更多的人因为种种在错的时间遇见真爱,到最后也只能像卡洁一样,默然离开,相爱在心,用余生来怀念这份爱恋。
安妮曾在《彼岸花》里说,在每个人的心里,其实是有爱情的,一直都有。我想它不是婚姻,不是诺言,不是家庭。它是一种气味,引导人盲目前行却无从触摸。
杜拉斯也在《情人》里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卡夫卡和洁森斯卡不曾相守,更不曾步入婚姻,他们的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懂得和传递,是一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默契和温暖,所以也许爱不一定是长长久久的拥有,它更是一种灵魂的契合,一种心灵的相依。一个坚忍的转身,一份余生的怀念,错过了爱,却让自己和爱人都生活在阳光下,心安理得地绽放......
布拉格,因为这个爱情故事,让人更多了一份期待,我想若余生有幸,一定要去一趟布拉格,寻觅到希贝斯卡大街的雅可咖啡馆,坐在那里静静地喝一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