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毛泽东
我出生于1966年12月31日,那时,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我记事很晚,6岁以前的事儿目前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等到我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印象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了七十年代。记得毛主席去世的前两年,每一年的春节前广播里都会传来播音员高亢的声音---朗颂毛主席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等。当初有一种强烈的印象:毛主席无处不在,中国不能没有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下午,当时我在黑河地区西岗子煤矿职工子弟学校上小学,好像是集体劳动后刚回到学校,就听到广播里传来了极其沉痛的声音,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我听到这一消息,感觉就像天要塌下来了一样,许多高年级的同学也都扛着锄头低着头。至今我还记得在西岗子煤矿的聚乐部和同学们戴着白花向毛主席遗像三鞠躬的情形,主席像两侧是威严的解放军战士。但是我所不知道的是,一个时代很快就要结束了。
二、初读《毛选》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我继续在煤矿上小学,在安徽农村上的初中,那里条件比较艰苦,在安徽农村那三年,我对毛泽东几乎是一片空白。1982年四月份,我初中毕业前从安徽农村回到了煤矿,得到了一本小字本红皮的《毛泽东选集》,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叫做《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我立即被毛主席那光辉的思想、势如破竹的气势、风趣幽默、流畅通俗的文笔深深地吸引住了。用了不长时间,我就把《毛泽东选集》的主要篇章粗读了一遍。在此之前,除了小人书以外,我还从来没有认真地读过课外书。
通过阅读《毛选》,我的作文水平尤其是写议论文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遗憾的是,当时我还不太会读书,脑子里根本没有“精读”这一概念。
三、酷爱《毛泽东诗词》
高中和大学期间,我没有重读《毛泽东选集》。但在上大学期间,我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当时在哈尔滨市政府附近有一个旧书摊,经常有整套的旧小人书售卖,我在那儿买过 不 少小人书,例如《女奴》等等。后来发现了一套旧书,叫做《毛泽东的中国和后毛泽东的中国》,美国人写的。这本书我大约读了两遍,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大约在我快毕业的时候,在哈尔滨丘林公司附近的书摊上购买了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我被毛主席那吞吐宇宙的气势惊呆了。这本书我读了又读,50多篇诗词绝大部分都能背诵下来,这对我以后的诗词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从各个侧面了解毛泽东
我1991年参加工作,阅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约1993年阅读了美国人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1995年我停薪留职开了一年书店,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主要经典著作都收集齐了。在此期间,我又读了《毛泽东诗话》、《毛泽东与中国文学》、《毛泽东的艺术世界》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毛泽东与中国文学》,大约读了三遍。
五、再读《毛选》
1996年底我调入黑河市地税局工作,文字工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在此期间,我又重读了《毛泽东选集》,后来又把以前读《毛选》时划线的部分反复翻看,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毛选》,我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收获:
一是解决了世界观问题,确立了辨证维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是基本解决了方法论问题。什么是方法论?我觉得就是遇到一件事如何去分析,如何去解决。虽然做不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但总不会惊惶失措吧。
三是不怕写。不管什么样的文章,虽然水平有限,但是不怕写,这对做机关工作很有好处。
四是基本上不怕说了。我这人性格内向,平时话很少,但并不是怕说话,而是不愿意多说话。以前在黑河学院周六给大学生上围棋课,最近几年给税务干部搞讲座,我可以一口气讲一两个小时。
五是不怕组织工作了。多年来,我在市地税局成功地组织过一些活动。担任黑河市围棋协会秘书长十几年,每年都要组织三次以上的活动。
2000年,我曾经在《加强税务干部理论素养的几点思考》那篇文章中说过:“虽然世界上的事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共性,都有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正确的方法论的形成,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通过读理论原著,尤其是读《毛泽东选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税务局工作近三十年,如果说我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那是多年理论学习的结果,主要是托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
六、成为“毛泽东迷”
大约从35岁起,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很自然地形成了一项爱好,那就是收藏文革期间的红宝书。有时候逛黑河的早市,主要就是逛旧书摊。我收藏的第一本品相很好的《毛主席语录》是在2000年,当时我正在组织一个“大正杯”黑河围棋锦标赛 。在黑河中央街的一个旧书摊上,花五元钱买了一本《毛主席语录》,品相非常好。后来又断断续续的收藏了几本《毛主席语录》,两本《毛主席诗词鉴赏》,若干本《毛泽东选集》,收藏价格越来越高。
2012年,我在黑河学院开设了围棋选修课,每周六上午上完课之后就去看望住在黑河市海兰街的父母,发现在黑河的体育馆门前有一个专门兜售文革期间的红宝书的,价格在30元到七八十元不等。其实有一些是现在印刷后磨旧的,当时我的鉴赏能力还比较有限,上过一些当。在那个家伙的手里,我买了不少红宝书,包括《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最高指示》,《毛泽东选集》等等。那些年,我还不止一次地做梦梦到《毛主席语录》。
2018年我从市地税局辞职到分局工作。大约是2021年吧,我在网上发现了孔夫子旧书网,惊喜地发现上面有很多文革期间的红宝书,由此掀起了一个网购红宝书的狂潮。那一段时间,我网购了很多《毛主席语录》,以及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花费了大约有几千元。今年五月,我有一本心爱的红宝书被老婆洗衣服时泡在洗衣机里了,为了弥补这一损失,我又从孔夫子旧书网挑选了1000多元的《毛主席语录》,大大地补偿了一番。我还在2023年5月23日的凌晨梦见了毛主席。早晨醒来之后,把梦境中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七、对毛泽东的评价
由此看来,回顾我近60年的人生,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毛泽东,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发现和阅读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对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在前面我已经系统地介绍过。我想利用一些篇幅谈一谈对毛泽东的评价。
对于毛泽东的评价,现在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否定一切,一种是盲目崇拜,还有一种是一分为二的看,认为毛泽东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我本人主要是持第三种观点。
否定毛泽东的意见,目前在网上一般看不到了,现在肯定已经被屏蔽了。但是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否定毛泽东的人。我第一次接触到否定毛泽东的意见大约是在1984年,当时我在黑河一中上学。我父亲的师傅住在黑河三百附近,星期天我有时候到他家去吃饭。老爷子是满州国时期的大学生,当时已经是满头银发。他有一次对我说: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是亚洲比较繁荣的经济体。当时我的视野比较有限,脑子里还没有“亚洲四小龙”的概念,只知道这几个地方都很小。还有一次我们聊天提到了毛主席,老爷子对我说:“如果毛主席能早死二十年,对中国会好很多”。这句话给我的震憾很大,至今还记忆尤新。
大约是在2018年,我认识了一个来自北京的、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会下围棋的、在俄罗斯投资农业被骗的一个有着极端自由主义思想的老头。他的围棋水平大约接近业余初段,我们通过围棋相识,在一起吃饭喝酒的过程中,不免谈到各自的政治观点。很快就发现他非常反毛,凡是涉及毛泽东的他都反对。发现了他这一特点之后,我就尽量避免涉及这一话题。但在有一次吃喝的过程中,我不自觉的说出了我曾经通读过四遍《毛泽东选集》,马上就像踩到了猫尾巴一样,他立即就叫了起来,说我糊涂。
按照这个自由主义老头的观点,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与政府唱反调。他说他的政法大学的同学至少有三分之二和他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现在回忆起来,当初我的大学老师,以及很多同学,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了美国的发达状况,成功地被美国的“民主、自由”洗脑。近几年有时和高中同学吃饭,或者是和年龄相近的朋友吃饭,他们的观点总体上还是崇拜西方,一谈起国内就谈问题,一谈起美国、西方就是羡慕,认为是高科技和文明的象征。
我个人也有很长一个时期是信奉美国的民主自由的。大约从十九大闭幕那年开始,印象中是在黑河市财政局的一楼听过一次报告,我突然觉得也许中国的这一套体制也不错。最近这几年,这种看法则越来越坚定。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转变?思考的结果还是因为受到了毛主席的影响。
民主和自由好不好?和封建主义比起来,当然要好得多,这是历史现实,是经过历史比较的。但是形势发展到今天,中国的体制和西方的两党制相比显然要更有效率。按照我的理解,中国目前的体制,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是自由主义。我们既要社会主义的动员能力和全国统一,又要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率。现在中国的体制已经将这两者相对比较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两党制走到今天,政党恶斗不止,缺乏长远规划能力,缺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为了取得执政权讨好选民没有限度,但是当选之后大多数承诺都不能兑现。就拿美国来说,无论哪一个政党上台,都是被利益集团所绑架。而且基本上丧失了改革能力。
另一种观点是神话毛泽东。目前,在网上这一类文章很多。就是不仅肯定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所作所为,而且全盘肯定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直至他去世前几乎所有的一切。现在没有人想再搞一次文革了,但是重提阶级斗争的人却大有人在。遇到这样的文章,我有时会忍不住做出否定的评价意见。
在我看来,自1957年开始,毛泽东开始逐渐的脱离群众,他的思想锐度远远不如建国之前。从他自身的主观愿望来说,是非常担心中国重新出现两极分化,怕国家的政权被利益集团所控制,怕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复辟,怕中国出现修正主义。自1957年之后,毛主席或者是正确与错误参半,或者是以错误为主。关于这一段历史,邓小平同志是最有资格评价的,而且也最客观的。
邓小平同志1980年四月一日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时说:
总起来说,一九五七年以前,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是正确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后,错误就越来越多了。《论十大关系》是好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也是好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还说,必须在我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能获得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两次郑州会议也开得及时。一九五九年上半年,是在纠正“左”的错误。庐山会议前期还讨论经济工作。彭德怀同志的信一发下来,就转变风向了。彭德怀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作为政治局委员,向政治局主席写信,也是正常的。尽管彭德怀同志也有缺点,但对彭德怀同志的处理是完全错误的。接着就是困难时期。一九六一年书记处主持搞工业七十条,还搞了一个工业问题的决定。当时毛泽东同志对工业七十条很满意,很赞赏。他说,我们终究搞出一些章法来了。在这以前,还搞了农业十二条,人民公社六十条。看起来,这时候毛泽东同志还是认真纠正“左”倾错误的。他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也是好的。可是到一九六二年七、八月北戴河会议,又转回去了,重提阶级斗争,提得更高了。当然,毛泽东同志在八届十中全会的讲话中说,不要因为提阶级斗争又干扰经济调整工作的进行。这是起了好的作用的。但是,十中全会以后,他自己又去抓阶级斗争,搞“四清”了。然后就是两个文艺批示,江青那一套陆续出来了。到一九六四年底、一九六五年初讨论“四清”,不仅提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还提出北京有两个独立王国。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六年形势的发展可以看出来,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济政治形势很好,社会秩序很好。总之,建国后十七年这一段,有曲折,有错误,基本方面还是对的。社会主义革命搞得好,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毛泽东同志也有好文章、好思想。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列主义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有所贡献,有所发展。
毛泽东同志到了晚年,确实是思想不那么一贯了,有些话是互相矛盾的。比如评价“文化大革命”,说三分错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就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这八个字和七分成绩怎么能联系起来呢?
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毛泽东同志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我完全同意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意见。
八、对我们的启发
我和大家谈这些,是因为在座的有很多年轻人,对建国以来的历史,尤其是前30年的历史并不是很清楚,现在网上又有很多文章会形成误导。
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我们尤其要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国人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那么在精神上永远也立不起来,这是我的一个核心观点。关于这个问题,我愿意全文引用下面这篇文章来做说明:
毛主席是五魂的铸造者
( 一)、毛主席为中共注入了党魂
回顾一下党的历史,在毛主席当头号领袖之前,有两个非常让人刻骨铭心的现象:一个是,毛泽东虽然代表着正确路线,却一直被打压,被排挤,甚至被闲置。再一个是,党的根本宗旨虽然是对的,但在毛泽东就任党的核心领袖以前,方针、路线基本上都是错的,也不是独立的。陈独秀时期的党,是蒋介石的儿子党;李立三、王明、博古时期的党,是斯大林的儿子党。他们都是在共产国际的遥控指挥下,只是傻乎乎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看不透中国国情,都是接着影壁作揖,解决不了中国实际问题。
毛泽东早就看透了这一点,知道如此下去必无希望,从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实际上已经开始了独立探索,但他出于组织观念,不会与中央决裂,只是想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革命道路,再由中央参考并推广,不想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得到打压,先后四次靠边儿站。蜗居在上海的中央大员们,马列主义本本们,骨子里就看不起毛泽东这个草莽英雄,可又害怕这个极具实力的山大王威胁到自己的最高领导权,他们可以忽视朱德,甚至可以忽视周恩来,但对毛泽东却不敢掉以轻心,一直以打掉毛泽东为快,这一点,还算他们有眼力,没看错。
我们那受苦受难不得好的苦命开国领袖,就是在这样谁也收拾不了残局的情况下,才再次出山的,要是不遇到这样的危局,他老人家,一个人类顶级奇才,也就注定被打压死了,岂能再有“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机会?不想,这一出山,如蛟龙入海,“倒海翻江卷巨澜”,“换了人间”。是他,在党和革命队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引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谁敢与之比高?唯“天公”而已。自此,党有救了,红军有救了,新中国,有希望了。谁能不信?谁敢不信?天筑事实,安能践踏?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气无力的中国共产党,开始聪明起来,开始成熟起来,开始壮大起来,开始雄心壮志起来,开始独立起来,开始独立解决中国问题,开始不再受遥控指挥,开始按中国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它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正领袖,只有这个领袖,才有能力为它注入属于自己的魂魄。毫无疑问,只有毛泽东,才能为中共铸造魂魄,才是它的核心缔造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毛泽东,才使这个党有了属于自己的魂魄,才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才成为了货真价实的中国共产党。
(二)、毛主席为军队注入了军魂
人民军队是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起义中诞生的。但从起义的最终效果上看,规模最大的是南昌起义,但效果最好的却是秋收起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南昌起义虽是打响了第一枪,还是全国性的,但有头无尾,有前劲儿没后劲儿,没有有效地保存革命火种和持续进行战斗,而是不了了之,这反映了起义领导人还缺乏远见卓识。
而秋收起义则不同,它虽然也失败了,但对于这个队伍,毛泽东非常珍惜,决不忍其流散,他知道这是火种,必须保存下来,必须寻求出路。因此他几经周折,把队伍拉上了井冈山,从此中国有了革命的摇篮,有了可以对抗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根据地,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第一把烈火,有了人民军队为人民打天下的第一支生力军。后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残部到了井冈山,使这支生力军迅速扩大。再后来,彭德怀率平江起义队伍也到了井冈山,使这支生力军再次扩大,并形成了以朱、毛、彭为核心的最高军事指挥结构。
因此,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从组织上讲,应该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加上南昌起义的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再扩展,就是罗荣桓、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粟裕等人。虽然都是军队组织上的创始人,但起轴心作用的,显然是毛泽东。是毛泽东创造了让人民军队可以汇聚的地方。毛泽东相当于磁石,其他人相当于铁块,不管你铁块儿有多大,都只能被磁石所吸纳。如果没有毛泽东,朱老总以下各将帅,都将无所依存,无处靠拢。
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指挥枪的根本性原则,确立军队和百姓的鱼水关系,发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言,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促使人民军队跟党走,更加人民化、更加规范化的措施,无一不是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并形成制度的。我军的创始人,大多行武出身,多重于军事而忽略军队建设。也只有毛泽东这样远见卓识的文化人,才能把军队调教好。一句话,是毛泽东,为军队注入了党魂民魂,继而形成军魂,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人民的军队。
再一个,人民军队的启始性标志,应该是工农红军;旗帜应该是五星加锤子镰刀。而任何其他的旗帜,都还不足以证明工农红军的独立存在。南昌起义没有打起这样的旗帜,打的仍然是国民党的旗帜。虽然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但至少在形式上没有体现彻底决裂或势不两立的象征。而毛泽东发动领导的秋收起义,则公开打起了五星加锤子镰刀的旗帜,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彻底决裂的架势出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毛泽东拉出了第一支名副其实的工农革命队伍,这也当是红军真正诞生的日子。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主要是军官麾下的军人们,而秋收起义的参与者主要是工人农民的武装。因此,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提出,建军节应当把八月一日改成秋收起义的日子,即九月九日,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的。但是,却被从不居功自傲的毛泽东彻底否定了。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毛泽东的谦虚而淡化秋收起义的独特意义。因为,秋收起义,才是地道的人民军队的生母。所以,毛泽东不仅是军队的核心缔造者,也是最早的创始人。
还有一个是军队的战略战术,这一点无须多谈。从井冈山反围剿,到长征路上金蝉脱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人民军队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战略战术,这无疑也是毛泽东这个超级战神点化的;而粟裕、林彪等神将,无疑也是毛泽东培养出来的。
一句话,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人民军队的出类拔萃、所向披靡。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吹捧,而是事实。
(三)、毛主席为国家注入了国魂
毛泽东不仅为党注入了党魂,为军队注入了军魂,也为共和国的发展注入了国魂。什么是毛泽东注入的国魂呢?我理解,对内,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所有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要永远和人民打成一片,始终保持为人民大众服务,当好人民公仆的本色。
对外,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结盟第三世界,团结第二世界,形成统一战线,孤立强霸;支持各国人民反抗压迫,摧毁一切特权,直至解放全人类。毛泽东,创造了一个国内最具凝聚力,国外最具威慑力的东方大国形象。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没必要再用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实去论证了,也不再需要说那么多废话了。
(四)、毛主席为人民注入了民魂
毛泽东是有史以来强力贯彻强民弱官政策的第一人,他一向反对并藐视官能治民而民不能整官的社会机制。为了强民,他采取了全面措施: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意在经济上强民;三反、五反、整风、反右、社会主义教育等等,意在政治上强民;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意在文化上强民;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消灭血吸虫病,除四害讲卫生,农村办合作医疗,意在身体上强民。
毛泽东,只有毛泽东,创造了一个人民至上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以人民为主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任何官员与学者都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人民不容易被欺凌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人民最强势的时代,创造了一个人民最扬眉吐气的时代。同时,还创造了一个彻底解放女人,并使女人真正享有“半边天”地位的时代。
(五)、毛主席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族魂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华民族多受异族欺凌,真正使中华民族拥有了民族魂魄,并绝对独立,不受任何欺负,拥有了民族尊严,使异族不敢小觑的,也只有毛泽东。他创造了一个中华民族再也不被亵渎、不被侮辱、不被要挟、不被利用的时代。
精细的毛泽东研究者会发现,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几乎都留下了或显态或潜态的毛氏定理、毛氏定律。这些毛氏定理、毛氏定律,构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使毛泽东思想更加丰满,更加完善,具有相对永恒的规范价值。毛主席,不仅为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非凡的现实世界,还为中国人民营造了一个强大的精神王国,这一点,也只有一个大思想家,大文化人,超级精神领袖,才能够做得到,任何其他领袖人物都差之甚远。
毛泽东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那些企图抹杀毛主席功德的人,正在反证着毛泽东的真正伟大,正在反证着毛泽东是史无前例的最地道的人民领袖。假如他们也歌颂毛泽东,那就奇怪了,因为毛泽东不是蒋介石,也不是袁世凯。毛泽东是人民大众的需要,不是特权迷恋者和享乐者的需要。
毛泽东时代以前的人,没有毛泽东这样的奇才,毛泽东以后的人,也没见到毛泽东这样的奇才。当然,如果没有毛泽东存在,可能会有另一个人出来,诸如李泽东、王泽东,等等,但都不会建立毛泽东的业绩与功德,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拥有只有毛泽东才拥有的全部素质。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
九、如何学习毛泽东?
毛泽东是如此伟大,作为税务干部如何学习毛泽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认真阅读《毛泽东选集》。关于这一点,我曾经认真地写过《中国人都应该读毛泽东选集》一文,也有《关于读原著的几个问题》这类相关文章,有兴趣的同志可以作为参考,这里不作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