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简的路上,我还处于扔扔扔的第二周,正在豆瓣上记录极简历程。
我能预测到,就跟我们的国情——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将长期处于极简的初级阶段。
为什么呢?因为我对极简的K点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K点是《我的家中空无一物》中提出来的,是能够迈向极简下一阶段的关键点,对我来说就像学生阶段的考试,差那1分就及格。跨过去了,海阔天空;总是徘徊在K点周围,就只能一直是小白了。在处理物品或者说是扔扔扔的初级阶段我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还徘徊在扔与不扔的博弈中?简单梳理一下,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念头在干扰我的选择:
1 //这件物品很贵
我应该算是一个不怎么舍得花大钱的人,但是在之前的日子里却花了很多钱买一个单品,比如说我前几天狠下心丢的一个LM妆前乳,在美国时候买的,一支打底膏花了大概200多吧,当时看了很多杂志和美妆博主种草了好多美妆产品,于是跟风买了。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应该是在一家小店一下子买了2000多的化妆品,买回来后,又觉得化妆麻烦,自己根本不喜欢在脸上涂涂抹抹太多东西,化完妆就跟站街女郎一样,还没本来的样子好看,就把这些物品又都闲置了。物品的价格在我这种隐形贫困人口面前,话语权还蛮大的。对于这支LM我也是纠结了半天才决定扔掉。
2 //这件物品是新的
我有一条很喜欢的佩斯利花枝的红色连衣裙,这条连衣裙上身是松紧的褶皱,袖子是喇叭状,可以拉成一字肩穿。我穿上之后觉得很小,拉成一字肩也觉得肩部很不舒服。我曾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试过各种穿法,比如把长长的袖子当成带子系上,把袖子从后面越过肩部固定成吊带裙,还曾想过要不把这条裙子区去裁缝店改成想要的样子,但是怎么改都还是觉得穿着不舒服。这天裙子是全新的,买来之后就没有穿过,如果要扔,心理总会涌现“这还是新的呢这个花纹我真的很喜欢,我舍不得”的想法。
3 //这件物品本可以送人
每个人都有一些很零碎的东西,我也不例外。各种小手串、化妆品小样等。每次找到一个不喜欢的小物件,我就在想,这个东西可以送给谁呢?送给表妹?送给姐姐?还是送给同事?谁会更需要更喜欢这个小东西?我可以不扔送给别人呀,又没浪费还多了人情。原谅我小家子气,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大方的人,什么吃的玩的都很乐意分给别人,但是极简过程中,原本价值就很小的物品我却一直在衡量怎么处理能够效益最大化,我也意识到这样的想法是不妥的,所以在之后的极简过程中也该努力改善这种给人负担的。小物件就直接扔了,不用想着送给谁,平白浪费精力,同时也不给人增添垃圾或因为我的物品而受到困扰的机会。
4 //这件物品以后可以使用
一直有囤积物品的习惯,从日用品到化妆品,从衣服发到食物,东西总是堆得到处都是。很多东西在买的时候总会买大分量,原因就是商家的销售策略,买多总会便宜一些,于是我就不自觉买了很多同样的东西,等着慢慢消耗。昨天在是否送掉一个全新起泡网时,就不停地想,这是个备用品呀,万一哪天我的起泡瓶坏了怎么办?那时候又花钱去买新的起泡工具吗?今天不用我以后肯定会用上的呀。我的起泡瓶是不是真的经常在用呢?有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我要同类的东西这么多干什么?东西虽然小,但是也占地盘呀······
5 //选择性欺骗自我
我在网上买回来一条牛仔裤,裤子质量很好,第一次试穿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合身,有点小,但没退。后来,我硬是把自己塞下去了,心里想着,买了不穿多浪费啊。穿了大概两次吧,每次穿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弹性勒得很难受,腰围小了2cm,盆骨那儿摩擦得厉害,浑身很紧,坐着或站着的时候全身都被裹着,在扔与不扔的博弈中,想着,以后我瘦了就能穿了呀。其实,盆骨哪能缩小啊······这完全是给自己找的不想扔的借口。类似的还有一条姐姐送我的连衣裙,花纹我特别喜欢,但是这条裙子的胸围很大,而我作为飞机场的代表完全撑不起这条裙子,像佩斯利花枝花纹一样,也想过无数修改方案,但是一直都没去裁缝店。甚至还想着胸部总会变大的,这样我还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呀。
How To Deal With Those Thoughts
关于这件物品很贵:正是因为买时候的价格较贵,而买回来自己却并没有享受到,反而受到相当多的困扰,所以就更应该舍弃掉了。以后再买东西的时候关注价格的同时也要关注对自己的实用性。
关于这件物品是新的:新的物品固然舍不得处理,但是新的衣服你会穿吗?你会不会等化妆品过期了才会想起它呢?那时候就是浪费了,你会更后悔的吧!何不趁现在想起它来而早早处理掉?不管是送人还是二手卖掉都不会占据你的空间,干扰你的选择。
关于这件物品本可以送人:本可以原本就说明了问题。小物件就直接扔掉吧,没人会使用的,不要给人增添负担。
关于这件物品以后可以使用:以后是多久呢?一个月?半年?一年还是三年?就跟那句永远有多远一样,以后是一个不确定值。谁知道以后会不会遇见更喜欢的呢?那时候你还会选择消灭囤积物品吗?还是和现在一样,送人,然后买新的?所以,以后好多东西一定不要囤货,时刻记住按需购买!
关于选择性欺骗自我:身材如何,什么性格,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会不会改变?陪伴了自己25年了,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欺骗别人还能说你聪明,欺骗自己有什么意思呢?找借口逃避事情不应该是以一个自诩成熟的人的作风,你应该更勇敢一些,诚实面对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不适合的鞋就快快扔掉。
极简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在不断地审视我的物品,也在不断发现自己的另一面。我不能信誓旦旦地说我写了这篇分析自我的文之后我就能马上跨过K点,越过极简及格线。这条路本身就很长,我相信在不断博弈过程中,我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