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曾国藩《挺经》44

诗人品读曾国藩《挺经》第十五卷“忠疑”中篇。

阐释、批评、欣赏,都是只有二等脑子的人的工作。

持矫揉之说者,譬杞柳以为桮棬,不知性命,必致戕贼仁义,是理以逆施而不顺矣。高虚无主见者,若浮萍遇于江湖,空谈性命,不复求诸形色,是理以豕恍不顺矣。惟察之以精,私意不自蔽,私欲不自挠,惺惺常存,斯随时见其顺焉。守之以一,以不贰自惕,以不已自循,栗栗惟惧,斯终身无不顺焉。此圣人尽性立命之极,亦即中人复性命之功也夫!


主张矫揉造作之说的人,就好像把杞柳树当作用它的枝条编成的杯盘一般,不通晓本性天命的道理,必然导致伤害仁义,使道理倒不顺畅。高谈虚玄妙论自己却没有见识的人,好像浮萍飘泊在江湖上。凭空论述本性、天命的学问,却不

探求事物外在形状和内在神色,这种学问实际是模不清、说不通顺的。

只有体察精微,不隐蔽自己意图,不屈挠自己欲望,清醒与机智常存心底,这样的人才会随时顺利行事。坚守专一的原则,警戒自己忠贞不二,并遵循前进不停息的规律,兢兢业业干事,惟恐有什么失误之处,这样做,终身才会没不顺利的事。

这是圣贤之人应用尽性来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也是一般人恢复天性立身处世的有效法则。


曾国藩主张“挺身入局”,“打得通的,才是好汉”,任何事情,只有参与进去,先把事情做起来,才能知晓其中精微和玄妙,游离无局外,虽然可以评论几句,但是无关痛痒。就像游泳一样,总要下得水去,在水中倒腾几下,才有切身的体会,只在岸上比划,是永远也无法游的。“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吃几口梨子”,也是这个道理。

这又与王阳明的“事上磨”如出一辙,只有在具体事情上磨他一磨,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增长才能,才能长本事。

著名数学家哈代,在他的自传——《一个数学家的自白》中说:一个职业数学家写关于数学的事是悲哀的。数学家的本分是做点什么,创出一些新的公理,替数学增加一点,而不是谈论自己或其它数学家做了些什么。政治人物鄙视评论政治的人,画家鄙视艺术评论者,生理学家、物理学家,或数学家通常都有类似的感受。没有任何嘲笑,能比创作者对解释者的嘲笑来得深奥,或在整体上更为合理。阐释、批评、欣赏,都是只有二等脑子的人的工作。

在青壮年时期,曾国藩认为“名可强力,功可强成”,晚年后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说“天命居其半,人力居其半”,成大事者,天时、地利和人和,这些都很重要,也是基础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持续的好运气。

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命”吧。

专注是永远需要注意的问题。追随自己的内心,找到并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下日日不断的功夫,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9,652评论 0 53
  • 蜂蜜VS蜂蜜 你是否曾认为蜂蜜与蜂蜜间的差距可以极大 有的蜂蜜是白米饭,而有的蜂蜜却是百年老山参? 朕方才品尝的乃...
    永昌家蜂蜜阅读 4,695评论 0 0
  • 滴滴答答 一场雨 淅淅沥沥 一场雨 那少年为何在雨中哭泣 原来弄丢了喜爱的玩具 滴滴答答 淅淅沥沥 一场雨而已
    小狗锐阅读 1,709评论 4 1
  • Images.xcassets简介 支持图片和PDF 作用: 管理App Icon 管理LaunchImage 管...
    OnePi阅读 6,321评论 0 0
  • 夜吞噬圣洁的光芒 你如今在吟唱什么 不动声色地 让我遐想 是一首热烈真诚的长篇情诗 还是冗长晦涩难懂的哲理 我...
    忧止无涯阅读 2,047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