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它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的崇高价值信念和高尚理想追求皆从此发芽。
先贤的智慧并不过时,对于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失去信仰的我们具有更强的引导作用,那么怎样修身呢?《大学》给出了答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谓“格”,就是“探索”、“探寻”的意思,“物”就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与道理,所以,“格物”的意思就是“探索万事万物的规律”,通俗说来就是“懂道理”。“致”,就是“达到”的意思,“知”是“知识”,意思是“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所以,“致知”就是对万事万物达到了全面的理解。“格物”重在“探究”,而“致知”是探索之后的“完全理解”。“诚意”。“诚意”即诚心,不欺人,也不自欺,这是一种态度。“正心”,我自己的理解就是“使人们的心都归向于正”,古人讲正道,堂堂正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 亲爱的孩子们: 每个人都想成为更优秀的人才,都想有更大的作为。要想优秀起来,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