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错误。2.分析其形成原因、具体情况,以便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和操作教学过程。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主题《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教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一方面,学生喜欢《三字经》这种短小的韵文形式,这本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另一方面,课文就意思的理解上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虽不要求学生能逐字逐句的理解,但需要大致理解意思。而对文字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课文的朗读,因此本课教学存在一定难度。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2.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他们的新鲜感比较强,但是能保持的时间却很短。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更加需要老师正确的引领。

3.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教学难点从活动入手,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表演故事,配乐朗诵,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对《人之初》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1.问卷调查法使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认知水平等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情信息。这种方法能够是教师更广泛更真实的了解学情信息。

2.交流法在课前,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进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上,主要通过ppt课件,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学习心理以及学习风格等学情信息,并适当的做出调整。在课后,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到学习效果,对学情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调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
    刘楼小学曹家瑜阅读 2,685评论 0 0
  • 本文内容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人之初,本性都是善...
    Pooh_37b2阅读 4,048评论 0 2
  • 反思教学,觉得自己做的不错的地方: 1. 本课虽然是识字课,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但是由于本课内容节选自...
    小光5106阅读 304评论 0 0
  • 反思教学,觉得自己做的不错的地方: 1. 本课虽然是识字课,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但是由于本课内容...
    平平安安_1ea6阅读 197评论 0 0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国学经典现在特别受追捧,甚至呀呀学语的孩子都已经能摇头晃脑地脱口而出这样的句子。 ...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阅读 70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