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选得不错,于是决定在西宁作短暂的停留。上午到藏文化博物馆逛逛。
平时表现出的是对藏地,藏文化,藏传佛教略通一二,其实连皮毛都算不上,天珠、唐卡,好像比以前整明白了一点,又好像更糊涂了。
多年前,我的枕边书是《高原随想》,李刚老师在开篇就素描茶卡盐湖,他说:我从高原走过,那里产盐,盐是有经历的物体,有经历的物体都选择白色,我的头发也选择了白色,好幽默又好风趣。他写高原变幻的云朵,不定方向的疾风,还有不同年龄的卓玛,让我至今难忘。
春夏之交,我来到这片土地,感受早晚的温差之大,现在是下午五时,依然娇阳似火。翻开刚从愽物馆选购的小说《父亲的高原》,这是一本写柴达木油田三代人的故事的书,作者自称是柴达木的百年孤独,在后记中他说,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都在病床上完成的,这让我想起了路遥的那句名言:XX的文学。哦,呵!
中午吃的是西宁号称餐饮界的王府井名小吃:炕锅羊肉,和内地的干锅相似,接待我的不是卓玛,而是回族小妹阿依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