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身体的自然平衡
整个世界都是不断在运动的,运动就产生了一个后果,就是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平衡被打破的状态,因为如果是平衡的也就没有了运动,因为平衡被打破,所以才产生了运动,可如果平衡持续的被打破,运动就会逐渐加速最终彻底混乱。因此,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的处在平衡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点就是由于不平衡状态所形成的显化,我们见到的任何一个生命本身也都是由于不平衡状态形成的运动聚集起来的。
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疾病的出现,是由于我们平时对身体是没有感受的,而当我们感受到身体的某一个部分的时候,那个部分就出现了疾病。这就如同我们穿的鞋子在走路,如果鞋和脚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注意到脚和鞋,当我们感觉到有脚和鞋的时候,那是因为鞋磨脚了。
我们之所以会发生感觉不准确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会忽略整个身体,我们就活在感觉当中,我们也就活在身体当中,即使我们看得到摸得着这个身体,我们也依然忽略它的存在。因为我们会把身体的信息当做我们对外界事物判断的原点,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外界事物与原点之间的比较当中,没有人会怀疑原点是否准确,因为如果原点不准确,就会颠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感冒的例子吗?冬天出来散步,由于穿的比较少,造成身体热量快速的释放,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因为能量之间就是相互流动的,天气冷了就会吸收身体的热量,我们穿的衣服就是为了隔绝我们身体与冷空气之间过度的交流。
身体能量释放快就会造成体感上升,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平衡,就是不断的要适应目前的外界环境。虽然医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作体感上升,实际上能量流动的加快本身,会提高神经的反应,也就是当我们在适应外界冷空气的时候,身体会调整内在的感觉标准。感觉的标准调整之后,我们就不会觉着外面那么冷了。
可当我们进入到一个正常温度的室内后,这种适应了外面温度的感觉标准并不会马上降低下来,这时正常的温度反而把我们的感觉显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室外的时候,我们不会感觉到自己身体的状态,但会感觉到冷空气不断对我们身体有侵袭,这时候对于身体来说,冷空气是明显的显现出来的。因此身体通过调整温度感,让我们对冷空气不那么敏感,这时候我们就不会觉得冷空气那么明显的刺骨。可当我们回到正常温度的室内之后,我们身体的温度感却没有调整回来,反而把身体显现出来了。也就是在进入室内的时候,我们反而成为了室内的冷空气。实际上只要我们在室内持续的休息一段时间,身体的温度感就会下降,回到正常的状态,这时候能量流动也随着温度感的下降逐渐减弱并恢复正常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身体从平衡到不平衡不断调整的过程。我们从出门的时候身体是平衡状态,被冷空气刺激之后身体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这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了身体的不舒服。这时身体根据环境的温度情况,不断的释放能量调整温度感,当我们感觉外面没有那么冷的时候,身体已经完成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平衡调整。当我们进入到室内的时候,温度的变化又造成了身体内的不平衡状态,身体需要再次的重新调整,恢复到平衡当中。
这时就出现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身体由于在室外调整平衡的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如果我们在室外冷空下时间很久,能量消耗会非常巨大,当回到室内之后,身体需要再度调整,会平衡状态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能量不够的情况。如果能量不够,身体调整平衡的速度就会非常缓慢,就需要经过休息补充能量才能慢慢恢复。这时,我们自身的感受并不舒服,因为我们平时习惯于对身体没有感受,当在冷空气下身体有感受的时候,我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冷空气上,而且身体也会很快的调整平衡了。当然,如果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中持续很长时间,我们也会感受到身体无法保持平衡的混乱。当我们回到室内的时候,由于身体恢复平衡的速度比较慢,我们不仅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的温度比周围的环境高,同时还会感觉到身体由于缺少能量所形成的疲惫感,无力感。这又明显的加大了我们对身体的感受,显得身体的感受更加突出。我们自然就会把这种状态理解为不正常状态,也就是疾病。
我们现在希望的就是尽快的让身体失去感觉,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身体的温度。可问题是,由于身体能量流失比较多,在流失的过程中,身体为了保障应对外界冷空气,就会降低身体器官的运行状态,节省能量消耗。我们就会感受到身体内部温度比较低。这时,我们的感觉就出现了混乱,感觉身体是冷的,但是整个身体却在不断散发热量。相信所有感冒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我们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觉,才判断自己感冒了。
这时候因为感觉到身体内部是寒冷的,就没有办法通过降低身体的温度来调节,因此我们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提高体内的温度以及体外的温度,这就等同于我们试图通过提高身体内外部的温度来适应我们已经混乱的温度感。从理论上讲,只要环境身体内以及我们的温度感都平衡了,我们的身体感觉就会消失。然后就是喝热水捂被子增加室内温度等办法,当然也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补充,无非就是退烧镇痛,如果怀疑是病毒性感冒,就会服用一点抗生素。
其实这个过程就等同于我们通过人为的手段,试图让身体获得平衡,可问题是身体原本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只要给他时间补充能量,就可以慢慢调整回平衡状态,可当我们认为的进行平衡状态调整之后,反而给身体造成了一种错觉,身体就不再进行平衡的调整,而是保持了快速释放能量的不平衡状态。很快我们的身体就会呈现出更严重的状况了,由于身体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能量释放状态,而身体的能量补充是有限的,我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疲惫、无力,同时身体的器官运行机能也会严重下降,代谢能力免疫能力都会降低,整个身体就会出现混乱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冒。而如果是病毒入侵的感冒,其过程基本是一致的,就是身体会将大部分能量用作与病毒的战斗当中,身体会处在快速的能量消耗中,就会造成身体温度感的上升,表面就会呈现出发烧的症状,只是由于能量快速流动快速释放造成的。
无论任何感冒,无论我们是否用药物干预,还是用其他的方式来调整,都需要一个自我恢复的过程。在感冒的过程中,整个身体就会呈现暂时状态,就如同一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一样,一切为了战争把大部分资源都用作与病毒的战争当中,身体的其他部位因为缺少能量而虚弱无力,能量的快速释放也会形成身体的发烧症状,当随着战争的慢慢结束,能量释放减慢,发烧症状减弱,身体慢慢恢复到平衡的状态。很多医生都清楚,在感冒状态中用任何药物介入都是无效的,除非入侵的病毒非常强大,身体长时间的战争容易造成身体的大崩溃,这时药物的介入也相当于是身体的外援,用药物这个外援来帮助身体对抗入侵的病毒,当战争胜利的时候,也就是这次病毒性的疾病治愈的时候。而一般普通的感冒,无论是否使用药物介入,经历的时间和产生的症状都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在医学界已经形成了共识,就是控制滥用抗生素,因为当我们长期服用某一类药物的时候,身体会出现适应性,同时病毒和细菌会产生抗药性,这样就使得很多抗生素对治疗疾病没有了效果,当一旦发生疾病的时候,会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控制疾病的蔓延。
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不单是大的动物、植物具有适应性,即使是微小的细胞和细菌它们也依然存在适应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身体中的细胞和细菌才能和睦相处,即使过程中发生一些相互的战争,只要身体不过度衰老,身体还有一定的能量支持,就可以恢复平衡状态。
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消灭细菌,可人体内细菌种类非常多,除了可能引发疾病的细菌以外,还有许多细菌是为身体提供服务的,比如肠道的益生菌会为人体提供免疫力。到现在为止人类对细菌的认识也都是很有限的,只是从生物科学的角度发现细菌的存在状态非常的复杂,细菌本身也可以有适应性,也具有免疫力。具体情况我们不用太多了解,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道理就行,这个世界上一切的生命,其运行的规则都是一样的,我们具有的能力,也是宇宙具有的能力,也是那些微生物具有的能力,细菌与人类一样,具有适应性,具有免疫力内部的细节和运作也非常神奇。
抗生素在消灭细菌的过程中,是不分好坏的,在下面一部分引发病症的细菌的同时,也会消灭肠道内的一部分细菌,这就造成了身体免疫力的下降。而免疫力就是身体的防御能力,这就等于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这个抗生素的外援不分敌我,在杀死敌人的同时,也会杀死免疫细菌,造成身体整体防御力下降。
即使如此,人类依然无法离开抗生素,因为在自然界存在无数的病毒细菌,一些强大的病毒细菌进入到人体之后,依靠人体的免疫力以及自愈能力是很难能够对抗这些病毒的,这时如果抗生素能够发挥作用,甭管好人坏人一律通杀,只要在免疫力下降的阶段小心外部细菌再度感染,总比身体被病毒病菌占领要强。只不过抗生素发挥的效率是有限的,目前医疗科技并没有非常准确有效的抗生素药物直接精准打击那些病毒,尤其当一些细菌和病毒具有了抗药性之后,很多抗生素就会失去药效。
一个孩子体弱多病,从小就被人欺负,如果他从小有一个哥哥在他身边帮助他,他可能就不被人欺负了。可同安全的环境,也不会铸就他坚韧的性格,严酷的环境会提升人的适应能力。
疾病状态本身就是人体体现适应性能力的时候,如果人的适应能力强,那么很多疾病通过人体的自我调节就可以治愈,同时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也会提高人的适应能力。可如果某些环境的变化超越了人的适应能力,人体不但没有办法去适应环境,往往在适应的过程中就会造成伤痛甚至死亡。
很多朋友都喜欢简单的生活,可实际上他们很难回到简单的状态当中,因为所有的复杂并不是我们自身努力形成的,而是由于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形成的。只要环境不发生变化,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回归到简单状态。
人类的群体越来越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复杂,世界很大,但我们却很小,我们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的能力和能量也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欲望是无限的,当我们努力去实现我们无限的欲望的时候,我们很难去顾及到我们是否有能力和能量去支撑那些欲望,当那些欲望远远超越我们的能力和能量的时候,在我们实现那些欲望之前,我们可能就已经不在了。
在自然环境下,任何欲望都是要受到约束的,我们身体的最大能量支撑我们能跳起来的高度就是有限的,因此也就没有人会去尝试不断努力的超越各种身体的极限。因为在超越的过程中,身体需要不断的支撑。超越的意义不确定,但身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平衡,行程疾病,这是可以确定的。我们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来试图超越我们的能力,这是由于潜在我们内心的人与人之间竞争的本能决定的,只不过在自然环境下,人与人之间无论如何竞争,都不会超越人的基本能力。可在现代社会,我们的高楼大厦比所有的植物都高,我们的飞机飞的比所有的山脉都高,我们利用工具就可以超越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的理想就不会受到我们身体能力的局限。
人与人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依赖关系,所有的关系都是相互对立,相互支撑的。当我们使用工具的时候,也会形成我们对工具的依赖,当我们依赖工具的时候,我们的个人能力就会严重下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发明和使用了无数的工具,我们利用这些工具为自己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但同时因为我们依赖于这些工具,我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幅度减弱了。
当我们拥有的温暖的房子,我们就不再适应严寒,当我们拥有了凉爽的房间,我们就不再适应酷暑,因此严寒和酷暑原本是自然的更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变成了痛苦,当我们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的时候,任何环境的变化都会超越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不适应,只会对我们产生痛苦。而在我们消除那些痛苦的时候,我们依然不断的创造各种工具,依然不断的依赖那些工具,终有一天,人类会失去所有的适应能力,将人类未来的命运全部依赖于工具之上。人类就如同一个寄生病毒,附着在工具之上,而工具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人类的死亡甚至灭绝。
理论上,人类的未来就是如此,从人类发展到现在,这个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因为到现在为止,人类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在发明各种工具,都是在减少自己的适应能力。但是,人类灭绝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不用等到人类失去所有适应能力的那一天,我们就会在某些环境突变的状态中警醒过来。人类将经历漫长的摆脱工具的过程,无数代人类因为依赖工具而减少了痛苦,未来无数代人类因为摆脱工具而要承受各种痛苦。
我们现在的理想无比远大,我们丝毫不会考虑身体是否能够适应,丝毫不会考虑身体的能力和能量是否能够支撑,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工具的依赖,人类的医疗科技发展远远赶不上人类的野心,未来的生活中,人类的疾病一定会处于逐渐爆发的状态,会有越来越多的疾病提早的就显现出来,许多在老年时由于身体的退化形成的疾病,变成了在年轻时代就会显露出来的状况,这是因为生活越复杂,我们面对的各种刺激就越多。身体就会处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如果外界的环境变化太大,我们自身的适应力又很差,就会出现身体平衡系统的混乱,我们会把这种病称作植物神经紊乱。
目前科学认为植物神经紊乱是由于心理作用形成的,当生活遭受打击情绪不振,生活不规律的时候,就会形成植物神经紊乱,严重的就会呈现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等症状。实际上植物神经紊乱就是整个平衡系统出现了混乱,这种混乱不同于日常从不平衡到平衡过程中形成的感觉混乱,应该是由于不断的,处在不平衡到平衡的调整过程中,身体的一部分器官机能,因为过度疲惫而失去了一定的功能性,同时身体的能量处在内循环的状态,能量的品质也在下降,造成了整个身体内部系统的大混乱,这种混乱的过程会蔓延很久,甚至有些人因为混乱造成身体和精神崩溃而自杀。
大脑的思想是不会停止的,同时由于物质生命的自我存在感以及生命力量推动下的追求无我的状态,整个物质世界都会呈现相互对立的关系,头脑的思想也是一样的,头脑中会有两个念头,也会存在相互对比、相互说服、相互影响的状态,通常我们把很多疾病产生的原因都认定为是思想的纠结和混乱造成的,实际上,思想内部呈现的混乱状态,都是由于过度的相信了感觉而造成的。
我们已经多次提到,感觉的不准确性,但是每一个人都会相信自己的感觉,在日常生活当中,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当中的时候,我们会忽略自己的感觉。这时候头脑中的纠结会在注意力的引领下集中到行动当中,为行动提供一些信息,身体也会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状态,来配合外在的行动,这时无论外在的行动还是内在的身体状态,都是处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状态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所有机能的运行状态都在行动中提升了,包括我们的感觉。于是我们只要不断的改变行动,我们的感觉就会在身体的不断平衡中被调整,这就是现实的作用,当我们不断专注于行动当中的时候,形成了能量的不断流动,身体也在能量流动时处在新陈代谢当中。
我们产生的很多行动都不是应急反应,而是我们自身计划的理想,而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理想都是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现实的情况来制定的,这种理想只要经过我们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当我们制定的理想与现实与自身的能力不相符合的时候,在没有理想实现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现实的打击。这时我们身体储备了巨大的能量,准备付出行动,但行动却被阻碍了,如果我们相信感觉,就如同感冒的例子一样,就会不接受自己失败的现实,相信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身体依然在积蓄能量,但释放能量的出口被现实堵死了,能量变成了体内循环,并且不断膨胀,这时身体就会不断的试图调整平衡状态,如果依然不接受现实的状况,能量的内循环就造成身体能量品质下降,身体越来越虚弱,同时由于没有了外在行动的注意力,引导人的思想也变成了内循环,就变成了两个念头在互相打架,也就是想不开。随着能量聚集越多,品质越差,器官开始降低运作的效率和速度,这时就会出现厌食、失眠、发烧、心率加快、恐惧、身体虚弱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抑郁症状态。如果放弃心中的理想接受现实,在身体恢复能量过程中,重新建立与现实相吻合的理想,抑郁症的状态就自愈了。如果坚持不放弃原有的理想,能量就会持续的保持在高速内循环的状态当中,由于长时间的失去了行动力,同时在病症痛苦的逼迫下,就会把很多能量注入到理想甚至幻想当中,甚至会出现幻听、幻觉等精神疾病症状。
而在这个患病的过程当中,医疗干预的手段非常有限,目前医学界并没有真正找到植物神经紊乱发病的原因,因为心理学认为是思想和心理的变化影响了情绪的变化,依照这样的理论,就只能把植物性神经紊乱的发病原因指向了心理状态造成的,而在研究心理状态的时候,却无法找到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因此在治疗植物性神经紊乱的过程中,一种方案就是使用药物干预,也就是神经麻醉剂。这种治疗可以缓解一部分症状,但同时会造成疾病,持续的时间更长。因为在发病的过程中,虽然能量变成了内循环,但依然保持着快速的能量流动,这是由于前期在对外的行动当中,身体进行环境适应所形成的状态,同时由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理想上,就造成了能量快速流动所形成的神经亢奋的状态,而这种亢奋状态就是在肾脏进行平衡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能量向外的释放,提高了人的肾上激素的分泌,随着能量品质的下降,肾功能的运行效率也会下降,肾上激素的分泌就会降低,这时就会出现身体的力量已经无法保持这种能量运行的状态,随着激素分泌的减少,能量流动的速度减慢,人的情绪会慢慢回落。但是人的体感还维持在高位,因此以感觉的标准,就会把这种情绪回落认定为一种沉重的、抑郁的情绪状态,就如同感冒过程一样。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安心静养,同时放弃对理想和外部行动的规划和关注,这种疾病状态就会慢慢缓解。但是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远比感冒的恢复时间要长,理想越远大,产生的症状就越明显,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并且在此期间,往往由于性格的因素,不肯接受自己的失败,不接受现实的状态,依然会不断的试图构建理想,让自己的自我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当中,这种行为就会干扰身体的平衡状态,造成身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通过自愈能力恢复到正常状态中。
而在医疗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医疗检测能够发现的,就是肾上激素分泌降低或失调,而能采用的干预治疗就是使用一些神经麻醉剂,提升神经的兴奋度。而至于心理辅导,如果一个学科连基础理论都没有研究清楚的情况下,这种治疗会有多大的效果呢?作为心理安慰是有一定效果的。
西医的治疗手段就是以补充外援和消除症状为主要目的,消除症状是每个患者都需要的,我想当我有一天有病的时候,无论我多么了解其中的原理和理论,我依然希望先消除症状,没有人愿意忍受痛苦以及疾病的折磨。而补充外援在治疗有些病症上是有一定效果的,尤其是一些病毒入侵或身体免疫力下降所形成的疾病,但是这种补充外源的治疗方式如果使用过于频繁,就会造成身体平衡系统出现错觉,影响身体的自愈能力,而从西医的解释就是身体会出现抗药性,或者对药品的依赖性。
这就如同一个天平,天平的两侧一侧是细菌,一侧是细胞,当细菌和细胞和平相处的时候,天平是平衡的。当细胞减弱或者是细菌因为外来病毒而增加的时候,天平的一侧就像细菌倾斜,而身体为了恢复平衡,就会不断集中能量产生一些血红蛋白等细胞与细菌作战,不管作战过程中双方死伤多少,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天平回到平衡状态,在战争中身体的各部分器官都会得到锻炼和成长。可如果在天平倾斜的时候,通过药物增加了一些外援,这时身体不需要投入非常巨大的能量,就可以使天平获得平衡,这就会造成身体的一种错觉,就有点像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分的溺爱孩子一样,当我们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的时候,孩子的独立能力是根本锻炼不出来的,当真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束手无策。如果我们使用的药物干预很多,身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对外援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虽然表面看,天平依然是平衡的,可实际上如果去掉药物的支持,天平一直是倾斜着的。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总是依靠雇佣兵来帮助打仗,一旦有一天雇佣兵不参与战争或雇佣兵被打败了,这个国家就面临战争的失败。
因此,只要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和自愈能力都会下降,在药物资源下的平衡都是假的,而身体一直处在不平衡状态,这就会造成身体器官运行状态的不协调,有的负担过重,有的负担很轻,虽然在自然界,在人类的正常生活中也存在这种状态,但药物的干预会加强这种状态的严重性。就会造成很多原本是退化性的老年疾病在中年甚至青年人身上就会爆发出症状来。而随着人类对药物越来越依赖,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原本对人体没有危害的细菌或病毒,却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就是俗话说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欺,就跟现在的中国足球一样,谁都打不过,不是因为对手变强了,而是自己变弱了。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这句话不知道出处只不过穿越的一些资料,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一类疾病是彻底被中医根治的。
一位老中医跟朋友说:研究中医将近60年,前30年认为自己什么病都能治,后30年认为自己什么病都不能治。
如果从身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医的治疗理论的确是在帮助身体恢复平衡。因为首先中医并没有向吸纳,通过现代的科学仔细分析各种疾病产生的细节,以及认真研究身体内细胞、病毒、细菌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医的治疗是不可能用药物干预的角度,因为中医并不知道在发生疾病时战斗的双方是什么身份,是什么样子,也就没办法派外援去支援,因此我们首先可以确定一点,通过中医药消除疾病症状的方式,绝不是通过药物的资源和阻断形成的效果,如果真正的有效果,也一定是利用了人体的自愈能力,通过药物促进了身体的加速平衡。当身体恢复平衡的速度快了,症状显现的时间也就短了。
对中医没有经过非常细致的研究,只能根据手头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好在我们研究中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了解中医到底能治什么病,也不是为了通过研究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各种医疗的方法来了解我们身体的机能。
按图中所示,能量流动推动行动,能量流入是固定的,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自然变化,当我们能量流出的速度高于流入速度的时候,身体中的能量就会逐渐减少,同时身体将会根据能量的流动状态进行一些调整,比如降低身体内部对能量的消耗,以保证有充分的能量支撑身体外部的行动。这时如果以中医的诊治方式就会发现性情多急躁、面色潮红、咽干口燥、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皮肤干燥、五心烦热等症状,这种症状与身体能量缺失的状态是基本吻合的,就是能量快速流动形成了情绪的亢奋,同时内部器官因为能量不够而运行虚弱,这种状态在中医称为阴虚。
如果能量流出减慢,能量就会在身体淤积,这时能量就变成体内循环,能量的品质下降,同时能量淤积,身体会分泌激素来刺激神经反应,同时,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运行效率都会降低,就会出现体质疲乏无力,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有孤独感,这种症状与能量内循环造成阻碍的症状是基本一致的,这种状态在中医称为阳虚。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
中医理论把身体的状态分为阴阳,我们前面讲过,阴和阳、冷和热都是一条线上的两端,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冷只有热的多少,没有阴只有阳的多少,这就如同是绝对零度一样,只有零上没有零下。和这样的方式在语言的逻辑上就不好说明,因此才会以一个相对的零度为标准,左为零下又为零上,左为冷右为热,左为阴右为阳。只不过以中国古典文化和中医理论,称之为左阳右阴。
以能量的角度说,身体能量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能量流出过多造成的缺失,另一种是由于能量内循环造成的膨胀,也就是说能量在身体里多了也不好,少了也不好。多了就会造成身体的阻塞,比如像中医形容的身体虚寒,那就是身体堵了。而如果能量少了,身体就会虚弱,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依然要身体保持行动力,必然会虚火上升。只不过中医对这两种教的方法中包含了医疗的思维方式。
中医的治疗方法里,会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法,针灸、按摩很容易理解,主要的作用就是起疏通的作用,为了加强气血循环,提升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运行效率。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到目前为止,针灸和按摩所涉及的经络和穴位,都没有办法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来证明,但是,的确身体存在这些经络和穴位,早年练过一段时间气功,而且是在没有经过其他书籍和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练习,当时就能感觉到有气体在身体运行,而且与相关的经络和穴位都能对照上,至于到底有什么用,至今也不知道,但是的确能够感知到经络和穴位是存在的。
科学也存在很多荒谬的地方,比如目前使用手机的时候,都是使用oLED屏幕,从科学理论上,OLED屏幕的频闪刷新率是高于眼睛的分辨率的,虽然屏幕是处在不断的闪烁当中的,由于闪烁的速度比我们眼睛的分辨速度还要快,我们的眼睛是不会有感受的。可实际上,有很多人在使用oled屏幕的时候,都会感受到头昏脑花,明显的能感受到频闪对眼睛的影响,所以很多人把oled屏幕称为瞎眼屏。
也许是生产厂家为了利益故意的篡改了科学的数据,也许是检测的方式还不够科学,但从人眼的感受就推翻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
因此虽然经络和穴位并没有被现代医疗科学所验证,但是从针灸和按摩给人的实际感受上来说,就可以验证学位和经络的存在。尤其在针灸的过程中,只有针刺在穴位的时候,我们才不会有痛感,这是西方医学根本无法解释的。
我们从本书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讨论能量,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由于能量的聚合,我们身体获得能量的方式从表面看就是通过空气、水、阳光、食物进入身体的,可实际上,这仅仅是能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维持生命存在的一小部分。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就有很多种能量,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身体连接着,只不过,本章是试图用人类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能量,而那些人类无法解释的科学暂时没有发现的部分,暂时不做详细的说明。
中医药的特点很有意思,中药里很多都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食物,这一点真为前人的智慧所叹服,有句话叫:病的本身就是吃出来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当我们的身体不平衡的时候,在身体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就会有意的调整我们对食物的选择,这一点就是因为能量本身是不断流动的,而能量中都带有自然界中所有的信息,因此,从人的本能上来说,我们是可以知道什么样的食物会促进我们身体的平衡,甚至我们可以知道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只不过由于人类的自我非常强大,我们都沉醉在自我的思想当中,以至于我们很难能够通过能量获取能量中的信息。或者可以解释为我们忽略了能量提供的信息。比如在地震的时候,很多动物都能够提前获得信息,只有人类会一无所知。其实也未必如此,在自然灾害发生前,一定有很多人会出现一些精神上的反应,比如心慌、恐惧等等,只不过我们会把这些状态在生活中寻找一些解释给忽略掉了。
我们用能量的角度可以理解大自然的各种植物动物与我们身体器官之间的关系。
中医里把身体的器官以金、木、水、火、土进行了属性分类,而自然界中的所有植物、动物也都存在同样的分类,而这种古人探索研究出来的分类是根据自然界存在的现象发现的,并且通过分类可以把自然界一切的物质存在都划到各种类别里,相互之间相生相克,就形成了五行的理论。当通过这种理论来分析身体内器官的时候,发现身体内器官也依然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其实这就是能量的五种分类,也就是说,虽然整个物质世界是由能量聚合形成的,但能量也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最基础的能量粒子是一样的,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形态就形成了不同的类别,最终区分出五类来,这5类在聚合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物质的不同组合和不同部分。越是复杂的生命涵盖的能量种类就越多,越是简单的物质生命体涵盖的能量种类就越少,比如成千上万种动物中,虽然所有的动物都由这5种能量组成的,但由于能量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了动物个性和形态的不同,也就形成了自然界相生相克的生态系统。而在同一种类的动物中,每一个动物涵盖的五种能量元素比例也有所不同,因此才会分成男女的性别,还会区分出5种性格差异。只不过我们在一般讨论过程中,基本沿用着是一条线的两端,也就是相对应的两类性格来将事物简单区分,从语言逻辑上更容易能说明,更利于逻辑上的推导。
比如在家庭中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的性格就跟主要抚养他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性格是相反的,如果是两个孩子的话,这两个孩子之间的性格是相反的,可三个孩子、4个孩子、5个孩子呢?如果按照5行的种类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5个孩子的性格分别倾向于一种能量元素。而且前两个孩子依然是相反的,而第三个孩子是两个孩子之间连接的能量元素。比如一个孩子性格倾向于火,另一个孩子性格就会倾向于金或者水,而第3个孩子的性格就会倾向于土或者木。
当身体在恢复平衡状态的时候,就涉及到身体器官的能量的调整,这时身体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外援,而食物的特性与补充的能量有关,因此只要把食物进行分类,在与相关的病症以及涉及的器官相对应,就会发现食物与病症与相关器官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整个中医医学的基础理论。
这种医疗的治疗效果肯定没有西医那么明显,因为通过食物进行能量补充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当身体器官运行状态很差的时候,通过消化和吸收,在食物中获取能量的过程很慢,由于食物含带的能量很低,对身体恢复平衡补充的效果是非常缓慢的。因此,一些中医医生会不断的了解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动物中和涵盖的能量特征,逐渐扩充了中医药材的范围,以此有效的提升了摄入药材中的能量含量,但即便如此,对于严重的身体失衡状态,中医药的调整效果依然是很缓慢的。从目前中医治疗的效果来看,对于一些慢性病以及过敏等分泌性疾病是有很大的治疗效果的。而形成慢性病的原因就是由于身体失衡,无法完全恢复才呈现出来的症状,这种状态对于西医来说是很难能够治疗的,甚至有些症状就是由于西医的药物介入造成的。而中医由于能够起到平衡的作用,对慢性病的恢复平衡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一点,中医的治疗方式就决定了,具体的治疗效果往往跟病患者的身体状态以及配合的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病患者的身体状态非常差,或者病患者的性格、生活习惯、情绪状态都非常固化,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就会非常差。可对于西医来说,对于有些病的治疗是根本不用考虑病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个人性格、生活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在全世界都西医盛行,而中医却面临着逐渐的萎缩。
现在社会的人,因为高度的依赖了人类的科技,适应能力都非常差,这就造成了身体自然恢复平衡的能力是非常差的,这就直接影响了中医的治疗效果。因为从中医的治疗角度来说,就是要利用人的自然恢复能力,因此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每一种病都会有多种选择。
比如对于阳虚的病症,可以按每一个器官来区分阳虚还是阴虚,并且根据器官中相克相生的关系,来选择是固还是补还是泄。
比如当肝有病的时候,以中医的思路是这样的:为什幺肝病会传给脾呢?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是克土的,因此肝有病,就会去影响脾。依照表里关系肝有病,胆也会有病,脾有病,胃也会有病。因此,肝有病,一下子胆,脾胃也会有病了。如果脾病再往下传,变成肾病,马上牵连到膀胱,因此同一个时间内,就会有六个脏腑有病了。
中医治疗的复杂性就造成了中医医生水平的差别很大,同时药材种类繁多,每一个病人不同的疾病状态都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案,这样的优点看似是对症下药,可如果遇到了医疗水平差的医生,那就是羊入虎口。
对中医的治疗方式我们不讨论过多,我们只需要了解一点,身体的平衡是自然恢复的,当身体在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够通过某些方式促进身体的平衡,就起到了消除症状、治疗疾病的作用,任何的药物治疗都等于是外援,也都会造成身体的依赖性,这一点,其实人类在经过许多年的医疗科学发展也是无法摆脱的问题。
每个人都不希望身体有病,都不希望承受身体的痛苦,但是人类的本性就决定了,我们必然要寻找各种目标,不断的通过实现理想来获得自我成就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大,我们就越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必然会造成身体更大的不平衡,这似乎就是一种选择,要么为了身体的健康放弃紧张的工作和美好的理想,要么继续追求那些理想,紧张忙碌,等身体有病了再说。可实际上,无论我们是为了身体的健康,还是为了理想的实现,都不是我们个人的选择决定的,都是跟我们的性格相吻合的。也就是说,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注定了我们人生努力的方向,也就注定了身体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疾病,也许只有当疾病发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改变我们的理想,但这也依然不是我们个人努力形成的改变,能够放下的原因不是因为想开了,而是因为身体不需要了。
所有的医疗手段,都只能是协助我们对疾病的治疗,医疗并不是治疗疾病的主体,我们的身体才是治疗疾病的主体,不是我们要依赖于医疗来治疗疾病,而是医疗要依赖我们来治疗疾病。
本节的最后给大家介绍一段文字,希望能够有所感触。
顾私己者,心肝病少;顾大体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钟情者,脾肺病多。任浮沉者,肝肾病少;矜志节者,肝肾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