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很发愁地问,说,我女儿快4岁了,特别爱生闷气。就比如和小朋友或者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会突然生气了,我们都没意识到是什么令她生气了,她会突然走开不理人,有时候和小朋友玩一会儿之后好些,有时候不会。事后问她她会说别人碰着她了或者笑她了,所以她生气了之类。这种行为2岁多的时候已经出现,和她沟通说如果有不高兴的事情可以说出来,收效甚微。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孩子都会这样。就是会说,哼,我不跟你玩了。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语言能力还不够完善,就倾向于行为化解决问题。有些男孩也会这样。但是女孩生闷气的会更多一些。这个跟性别其实没关系,而是跟大人如何抚养孩子有关系。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男孩子之间会通过打一架代谢掉情绪。大人也会更加鼓励男孩子去通过攻击外界的方式,去表达。女孩子也会有情绪。但是因为不能表达,不被鼓励去表达这种具有攻击性的部分,最后就转向内,就变成生闷气了。
这跟我们在抚养孩子过程中的那个刻板的性别偏见有关。比如有的父母会更多压抑孩子,特别是女孩子的情绪表达,不允许孩子向外释放攻击。假如一个女孩子表现得很野,很疯,父母很可能会来一句假小子,或者直接批评喝止孩子。
所以,要如何做才能改变孩子目前的这种状态呢?
首先,要允许孩子是有情绪的。不是嘴巴上允许。是行为上允许。
嘴巴上允许,就是告诉孩子,你可以有情绪。你可以释放你的情绪。但是,事实上,当孩子一时转不过弯,仍然压抑自己的时候,妈妈可能就焦虑了。就特别想要改变孩子。这就是嘴巴上接受,行为上并没有。
行为上允许,就是允许孩子当下的这个状态。允许孩子生闷气。允许孩子有这么一个转变的过程。去耐受孩子转变之前的那个表达不出来,生闷气的行为和状态。只在事后,温柔滴问孩子:
你怎么了孩子?下次你可以告诉我。也许我能帮到你。
这就是就是真正滴允许孩子有这么一个转变的过程。
那么第二个建议,就是多陪孩子游戏。游戏也可以有助于孩子情绪的释放。情绪状态好的孩子,就像是电脑内存扩容了一样,那孩子她就有更多的心理空间去进行情绪上的自我调适,以及在父母引导下试着去讲心中的情绪言语化。
不用着急,父母去做了,孩子的转变终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