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 -

        在荔枝上市的季节里,朋友相邀去马嵬驿,我欣然同往。那是一个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那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那是一个多少文人墨客在那里为一个大美人留墨的地方。 

        马嵬驿,它地处陕西省兴平市西北,距西安百余里。是因东晋名将马嵬筑城建镇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个驿站。开车走高速一个小时多就可到达。马嵬驿兵变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香消玉殒在这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让这片土地留下美丽神秘的传说。     

        我们驱车先到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建筑古色古香,店铺林立。来到这里你会立刻被古代文化的气息所感染,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逼真的雕塑,还原了当时马嵬驿兵变的情景。看,那高力士拿着圣旨在读,旁边的将士们虎视眈眈,可怜的美人杨玉环跪倒在地。旁边有个木牌,上面写着:“玉环此时心情很复杂”一句话。唉,你说能不复杂吗?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所爱之人不但不能保护自己,还要下昭赐予白绫,一切荣华富贵,爱情,生命都将灰飞烟灭,付之东流。悲,怨,恨,悔…… 

        既是民俗文化村,自然少不了饮食,这里有两个小吃街,关中的各种小吃在这里应有尽有,真是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我们也没招架住美食的诱惑,让自己的肠胃也放纵一次,并自嘲也算是给兴平人们做次贡献嘛!

        吃饱喝足了,我们也要去看看贵妃的安息之处。我们顺着公路向西走了一公里多,就看见一个醒目的提示牌,上面写着“贵妃墓”。看来我们是到了。

          刚才在民俗村时,游人络绎不绝,可谓人头攒动,这里相对冷清一些。这样也好,让我们好好安静地全身心感受它独特的妙处。   

        整个陵墓依山坡而建,气势雄伟。我们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唐杨氏贵妃之墓”七个金色大字。说是解放前陕西长官邵力子所题。这里以其“古冢留香,诗碑放彩”的独特魅力而驰名海内外。经过检票口,是一个三间仿唐献殿,里面介绍了唐代妇女生活、服饰、审美等等。过了这个献殿,就是杨贵妃墓了。现在四周用青砖砌成半球形,冢高三米。相传墓上封土香气宜人,有一个面容丑陋且黝黑的女子,因嫁不出去,就跑到这坟上大哭,哭着哭着睡着了。第二天,发现自己变得肤白貌美。原来是这坟土有美白功效,于是这土叫妃子粉,被大家争相拾取。后人为了保护墓葬,就砌成现在这样了。

          在墓葬的东西两侧陈列着唐代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题写的珍贵诗词刻石三十八通。有李商隐、贾岛,近代的林则徐,赵长玲等等。有专程的,也有被贬路过此地,都用自己的才华在此留下碑刻,缅怀这位美人。字体不同,风格各异,各抒己见,不一而足。 

        再上一层,扑入眼睛的是一座3.8米高的贵妃插花汉白玉雕塑。底座一个两米见方。我想贵妃香消玉殒那年38岁,用这高度来纪念她的年龄也正好。只见她含情脉脉,侧首西望,风姿绰约,倾国倾城……塑像后面就是集30幅绘画为一体的长恨歌画廊,两句一组一幅画,真真实实,惟妙惟肖的展现了贵妃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再后面就是望都亭,观音殿。古树参天,清静幽雅,漫步游园,尽情领略贵妃遗韵,在这里和她的灵魂进行一次邂逅。带着无限敬慕之情,了解她的一生,轰轰烈烈的一生,瞻仰了她倾世的容颜,为她动人,悲伤的爱情故事感慨万分。

          想当年李隆基刚纳你入宫,一首“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皇帝不早朝”。当时的李隆基变回李三郎,让你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也不要他的朝堂了。可时至兵变那日,他怎么在“二择一”时,又变卦了,要他的朝堂了呢?

        一首长恨歌,荡气回肠,不知谁成就了谁。“一枝红艳露凝香” “一骑红尘妃子笑”都成了名句。这真是:   

              贵妃头衔汝最响,                          长歌善舞无人及。                          伸手笑雪雪黯然,                          园中赏花花自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