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师傅是怎么炼成的(十八)

铁螺纹滚镀镍工艺

2009年,在宁波一家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做工程师的时候,很多电视机厂家由于成本方面的考虑,逐步将铜螺纹改成了铁螺纹,铁螺纹的工艺要求就凸显出来。

众所周知,铁螺纹的特点是油重,螺纹粗糙,铁屑多,一般都是镀锌或镀锌镍合金,镀镍的话,很容易发黄生锈。

经过历时半年时间的摸索,终于总结出一套稳定可行的工艺。具体的工艺流程是:

浸泡除油→3段逆流水洗→搓洗机除油→上自动线超音波除油→1段水洗→阴极电解除油→1段水洗→阳极电解除油→4段逆流水洗→出光→2段逆流水洗→酸洗去锈→3段逆流水洗→氰化钠活化→镀碱铜→回收→3段逆流水洗→活化→3段逆流水洗→镀半光亮镍→回收→3段逆流水洗→中和→3段逆流水洗→镍封闭剂→3段逆流水洗→下料→热纯水浸洗→离心甩干→烘烤。

浸泡除油作为第1道工序,是为了除去铁螺纹表面大量的积压油脂,以防带入自动线,影响自动线除油质量,这道除油每天都要更换。

搓洗机除油,是为了去除铁屑、碎丝等对螺纹镀层以及通规止规的影响,这道除油水也每天必须更换。

超声波、阴极和阳极电解除油,是更彻底的除油除垢,根据实际情况每半个月到1个月更换均可。

铁件出光的具体办法,在前面发表的《基材的抛光及去氧化皮》一文中有详细说明。

出光之后的铁螺纹表面氧化皮尽去,铮亮照人,一些粗糙的螺纹也抛得更光滑。

酸洗就是为了除锈去炭,用100~200ml/l的盐酸+10~30ml/l的硫酸混合而成。每天都要更换。

镀铜的膜厚10~15微米。镀铜后的活化也是50~100ml/l的盐酸 + 10~30ml/l的硫酸混合而成。光用硫酸活化的话,槽液表面可能会有大量白色的漂浮物,用混酸后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镀镍后的中和是5g/l的氰化钠 + 2g/l的氢氧化钠,温度30~50℃,这样能去除镀件表面可能存在的脏污和有机杂质。

镍封闭剂能在镀件表面生成保护膜,防止铁螺纹迅速氧化发黄。

热纯水浸洗的温度要在80℃以上,而离心甩干机也要能同步加温加热,不然某些相对比较粗糙的螺纹在甩干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黄生锈。

最后,烘箱的温度设定160~200℃ ,烘烤时间60~90分钟。

总之,铁螺纹素材的光滑程度是其镀镍后品质是否容易发黄生锈的关键,这个道理是毋庸置疑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