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芳的再次相遇,是二十年后,她从深圳回来。毕业后,有些同学也在县城定居下来,我们相约在酒店相聚。
我原以为芳去了县越剧团,从此过上了她理想中的生活,我曾一度那么羡慕她。不想,那几年正是中国戏曲式微的时候,越剧也在走下坡路,剧团解散司空见惯,许多戏曲演员另谋生路。我们所熟知的影视演员何赛飞、陶慧敏,都曾是知名的越剧演员,她们也是在那个时候离开剧团转战影视界。
省越剧团都能解散,何况一个小小的县剧团。离开剧团后,芳一时不去往何处。在她迷茫之际,辗转去了深圳,并嫁给了深圳当地的一位男子。
深圳是都市前沿,在我们眼里,那里灯红酒绿,遍地金钱,芳嫁的又是当地男子。我想,她还是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的。
那天,芳打电话给我时,我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赶到。在我匆忙赶到现场时,大家已经准备散场。
我与芳在酒店大堂热烈拥抱。
我们聊起分别后的种种际遇,街上行人、车辆不断从酒店门口晃过。
之后,我们各自离去。
见面时,有说不完的话题,分别后,我们又回归了各自的忙碌生活,很少再联络。然而,同学之间的那份情谊还是如同一条长长的线将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只时,有些人的命运,好像从一出生注定了,你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它的结局。
芳的老公好赌,家里负债累累。芳除了负责家里的生活用度之外,也担负她老公的债务。她曾向我们同学借钱,大家得知她的情况,都躲着她。再后来,传出消息,芳得了癌症,再过段时间,就听到了她逝去的消息。
没想到与芳的那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
回看芳的一生,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嫁人后,夫家潦倒,生活困苦,她虽没有《祥林嫂》悲苦,但生活对她好像也从没有优待过。
同学们再提起她,也是一声叹息。
而我所喜欢的越剧,这几年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
陈丽君的一出《新龙门客栈》,火遍大江南北。她本人参加了综艺节目《浪姐》,知名度越来越高,越剧也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喜欢。
她的老师茅威涛,著名尹派小生,则接受了央视的专题采访。
眼看越剧就要迎来泼天富贵,而同学芳,则成了静静躺在微信通讯录里,再也不能联系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