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新形势下,如何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要突出培根铸魂,让思想认识有高度。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时刻对标对表,校准政治方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形成高度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遵循和行动准则,组织上做到“四个服从”,行动上遵循党规党纪,使广大党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引导党员践行新思想、适应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建立健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注重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党员的作用,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对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要突出问题导向,让严格教育有力度。要认真分析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找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使教育培训更加贴近事业发展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和党员成长诉求,着力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把考核细则具体化,针对不同党员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措施,要找准“症结”,分类施策,避免教育管理工作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却无法着地落实。针对少数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和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等问题,要推动党支部切实履行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要突出工作实效,让教育方式有精度。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进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要坚持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开展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活动指导管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发展党员管理和党费管理等业务应用。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针对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不同领域和群体的特点,注重“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培训内容,防止党员教育培训“一刀切”。注重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和实效,全面落实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等方面任务,完善方式方法,落实组织领导和基础保障,推动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链条。
要突出严管厚爱,让激励关怀有温度。党员教育管理既要突出从严要求,也要突出激励关怀。要认真落实激励关怀办法,积极做好表彰、关怀和帮扶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党员实际困难,让党员感到组织的温暖,不断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要突出思想上解惑、心理上解压、能力上提升,让党的理论教育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吸引力。政治上要关怀,对作用发挥好、群众口碑好的,要及时表彰奖励,加大优秀共产党员宣传表彰力度,使党员感受到“做党员光荣”“当先进自豪”,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争创一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思想上要关心,多同党员谈谈心,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生活上要关爱,常到困难党员、老党员家里坐一坐,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