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的时候,衣服几乎都是妈妈做的,毛衣都是妈妈织的,那个年代的妈妈们,无所不能,不仅要下菜种地,开灶下厨,还要纳鞋织底,钩花绣布,那时候的电视机罩啊,风扇罩,毛衣外套上,处处都有妈妈和姑姨们作品的痕迹,而我们则是她们作品的展示平台,动不动路上就会被路上陌生阿姨拽过去,被研究一翻,这个花是怎么绣的,这个毛衣的泡泡袖是怎么织的,从那个时候起就特别想跟着妈妈姑姨们绣花,觉得这肯定是贤良淑德的表现啊!
没料到,妈妈非常抗拒教我,不论是做衣服、织毛衣还是绣花,她解释是现在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些活儿太耗时间,同时也太伤眼睛了。我那个时候体会不到妈妈的心思,经常偷偷拿一块旧布,按自己想像绣朵花,绣只蝴蝶什么的,但是因为完全没有刺绣的基础和针法的基本知识,绣出来的一团糟,不堪入目,只能放弃。
大学毕业后没几年,淘宝盛行,无意中逛淘宝时,发现有一种叫十字绣的产品,顿时年少时未了的女红情结又开始发芽,并且,这种产品,底布,绣线和刺绣方法都准备得齐齐当当地,终于等到女红自由的时期,迫不及待地买了好几幅画,当然,由于自己是个实用主义者,第一个想要完成的作品,是一对抱枕。从技术难度上讲,十字绣已经是最简单的了,入门级的,下了班一直绣到半夜,一对这么小的抱枕居然也花了我一个星期的功夫。
后来随着产品的丰富,又逐渐有了丝带绣,比十字绣更加立体,生动,款式风格也更加多样化,就连产品说明书也由原来的一小张变成了一小本册子!还是本着实用为先的原则,我又绣了一对抱枕和两个时钟面,抱枕送给了乔迁新居的邻居,时钟挂在老家的客厅,确实是非常亮眼醒目,也尝到了作品完成的喜悦。我的刺绣工具也由原来的圆形绣框升级为了一个一米长的绣架,这架式看起来像级了古代闰楼里的小姐,向着半专业继续努力。
再到后来,钻石绣的诞生,充分瓦解了我要继续刺绣的意志,也把我对刺绣的热情打到最冰点。 钻石绣漂亮是漂亮,但是,颗粒太小了,一幅像样的画,至少得成千上万颗“钻石”啊,主要是这钟钻石画,离技术的要求太低了,就是小朋友做手工玩儿,一颗颗粘上去即可,不需要什么绣功与针法,但是,耗费的时间,眼力以及对颈椎的劳损却又是最高强度的,一幅钻石画,耗时两年都没能完成,最终放弃了。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钻石绣不是属于刺绣的一种,只能算是贴画,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了。
荒废已久的绣架在角落都快十年了,没舍得扔,也许,等到自己闲睱之时,可以再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了解一下中国的苏、湘、粤、蜀四大名绣的特点与基础,那时候再绣出来的作品不会再是这么地商业化与实用性,能有艺术的成分在里头,那才是我真正心里所追求的绣娘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