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爱是修行”章节。
这一章节说到1923年4月,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在全程接待泰格尔访华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密切接触,徐志摩和林徽因藕断丝连的感觉,在两人心中暗流涌动。
当林徽因觉察到这种错误行为时,及时的让自己清醒过来。并及时的单独约见徐志摩,告诉他“彼此选择好自己的方向,认取适合自己的生活模样,再也不要交集"。
之后不久,林徽因便与梁思成双双漂洋过海赴美留学。
这种决绝的离别,彻底的告白,着实让徐志摩的心跌至谷底,拔凉拔凉的。
爱情没有了,婚姻更是无望。此时,徐志摩只有深深地惆怅与无奈。
读到这里,不禁感慨:徐志摩虽然是个痴情的种子,但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从波澜壮阔到圈圈涟漪,到最终的风平浪静。
其实,徐志摩在处理个人感情上还是比较“识实务”,比较接地气的。归纳有三点:
一、对林徽因没有死缠烂打、纠缠不休。
得到林徽因明确的拒绝后,徐志摩只有仰天长叹,深深的惋惜和眷恋,无尽的惆怅和无奈。
虽然深爱着林徽因,但他没有因此对她纠缠不休,死缠烂打,逼着林徽因与他和好。
殊不知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男子因爱生恨,因为女友提出分手,便耍出死乞白赖的手段,或是痛哭流涕或是长跪不起或是发誓保证,死磕到底……总之,要求女友回头。
然,徐志摩没有。他知道林徽因是那样一个纯净而又坚决的女子。最好的爱便是让她得到自己的幸福。
更何况徐的对手是家世显赫,异常优秀的青年才俊梁思成!
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你,只盼来生在一起。
二、虽然痴情,却不像金岳霖那般“愚痴”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之后,慢慢的,徐志摩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虽然徐志摩还经常出入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家中,出于做人的准则,出于文人的风度,他渐渐压抑住了内心的涟漪,终于能平静的和林徽因相处了。但这也仅限于好朋友的关系而已,并无半步越轨之举。
他只是在远处,在内心的深处默默地祝福着林徽因。“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从未给林徽因任何的感情上的压力。
相反,同样也深爱着林徽因的金岳霖,因为得不到林徽因的爱,不能与她牵手成为夫妻,便铤而走险,搬到林徽因与梁思成的住所旁边,与她比邻而居。
金岳霖以为这样可以天天看到林徽因,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关注着林徽因,一举一动一朝一夕。
殊不知,有这样的邻居,让梁思成和林徽因情何以堪?
假如我是梁思成,邻居就是我的情敌,纵然老婆林徽因再是柳下惠坐怀不乱,再是贞女,但总觉得有个人在无形中聊骚,心中总难免不舒服吧?
所以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做的比金岳霖要理智多了。因为时间在流逝,徐对林的感情逐渐淡化。
三、走出林徽因的梦幻,踏进陆小曼的故事
眼见着林徽因与梁思成有了他们幸福的婚姻生活,徐志摩发挥了”断舍离”的精神,重新去寻觅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他遇到陆小曼以后,两人便飞蛾扑火般疯狂地走到一起,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姻。
他没有像金岳霖那样终身不娶,痴情着林徽因一人。而是适时的、识时务地从一个故事走进另一个故事里。
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接地气的男子。他既要爱情,也要婚姻。既会反抗旧时的包办婚姻,又会为自己的所爱赴汤蹈火,在得不到他的真爱之后,又能调整心态继而转身,继续追寻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而这一切都缘于两个字:时间。
就像作者白落梅说的: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你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莫如将一切交给时间,它会让你把该忘的都忘记,让你漫不经心的从一个故事走进另一个故事里”。
一END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