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和集合

字典和集合

1.字典

1.什么是字典(dict)
"""
a.什么是字典字典是容器型数据类型,将{}作为容器的标志,里面多个元素用逗号隔开;但是字典中的元素是键值对:{键1:值1,键2:值2,...}
可变的(支持增删改),无序(不支持下标操作)

b.键值对
字典中的所有元素都必须是键值对,键和值必须成对出现; 字典存数据存的是值,键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值的
键   -   任意不可变的数据都可以作为键,实际开发的时候一般将字符串做为Key;键是唯一的
值   -   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以作为字典的value
"""

键是不可变的
key是唯一的

dict4 = {'a': 10, 'b': 20, 'c': 30}

2.什么时候使用字典
"""
如果需要同时保存多个数据    ->  序列(容器型数据类型)
如果要保存的多个数据是相同意义的数据(数据之间不需要区分)  ->  列表  
如果要保存的多个数据的意义不同(数据之间需要区分)   ->  字典
"""

2.字典的增删改查

1)查 - 获取字典的值
"""
a.获取单个值
字典[key] -   获取字典中指定key对应的值,如果key不存在会报错
字典.get(key) -   获取字典中key对应的值,如果可以不存在不会报错,并且返回None
字典.get(key, 默认值)    -  获取字典中key对应的值,如果可以不存在不会报错,并且返回指定的默认值 
"""

person = {'name': '小明', 'age': 20, 'tel': '1530002273'} 
print(person['tel'])
print(person.get('age')) 
print(person.get('h'))      # None 
print(person.get('h', 0))   # 0
"""
b.遍历
for key in 字典:    
    循环体
""" 

推荐使用这种遍历方式
for x in person:     
    print('x', x, person[x])

其他的遍历方式(不要写这种代码)
for key, value in person.items():     
    print(key, value)
2)增/改
"""
字典[key] = 值 -   当key存在的时候,修改字典指定key对应的值;
                  当key不存在的时候,添加'key:值'的键值对
"""

person = {'name': '小明', 'age': 20, 'tel': '1530002273'}
person['name'] = '小花'
print(person)
person['score'] = 90
print(person)
3)删 - 删除键值对
"""
1)del 字典[key]   -   删除字典中指定Key对应的键值对
2) 字典.pop(key)   -   取出字典中指定Key对应的值(key对应的键值对会从字典中消失)
"""

del person['age']
print(person)

name = person.pop('name')
print(person, name)
练习:保存一个班所有学生的信息(姓名、学号、年龄、成绩、电话;假设一个班5个人)
all_student = [    
    {'name': '小明', 'age': 18, 'score': 90, 'tel': '18283235641'},    
    {'name': '小红', 'age': 19, 'score': 70, 'tel': '18283235615'},    
    {'name': '小花', 'age': 17, 'score': 81, 'tel': '18283235623'},    
    {'name': '小紫', 'age': 21, 'score': 61, 'tel': '18283235678'},    
    {'name': '小白', 'age': 16, 'score': 95, 'tel': '18283238967'}] 
    
1)统计以上学生中不及格学生的人数
num = 0
for x in range(len(all_student)):    
    student = all_student[x]    
    if student.get('score') < 80:        
        num += 1
print(num) 

2)打印所有未成年学生的姓名
for x in range(len(all_student)):    
    student = all_student[x]    
    if student.get('age') < 18:        
        print(student.get('name')) 

3)将年龄为25岁以上的学生的电话号码设置为'保密'
for x in range(len(all_student)):    
    student = all_student[x]    
    if student.get('age') >= 20:        
        student['tel'] = '保密'
print(all_student)

3.字典的相关操作

1.运算符: ==, !=, is

不支持+, *, <, <=, >, >=

dict1 = {'a': 1, 'b': 2}
dict2 = {'b': 2, 'a': 1}
print(dict1 == dict2)
2.in / not in

key in 字典 / key not in 字典 - 判断key是否存在/不存在

dog = {'name': '旺财', 'age': 3, 'kind': '中华田园犬'}
print('name' in dog)  #  True
print('旺财' in dog)  # False
3.len, dict

len(字典) - 字典的长度(字典键值对的个数)
dict(数据) - 将指定的数据转换成字典;
数据的要求:1)数据本身是序列 2)序列中的元素也是序列 3)小序列中的元素有且只有2个,且第一个元素不可变

字典转列表 - 将字典所有的Key取出来作为列表的元素
dog = {'name': '旺财', 'age': 3, 'kind': '中华田园犬'}
list1 = list(dog)
print(list1)

4.字典相关的方法

1.字典.clear() - 清空字典
dog = {'name': '大黄', 'age': 4, 'gender': '公狗', 'kind': '土狗'}
dog.clear()
print(dog)
2.字典.copy() - 拷贝字典,返回新的字典
dog = {'name': '大黄', 'age': 4, 'gender': '公狗', 'kind': '土狗'}
dog2 = dog.copy()
3.dict.fromkeys(序列,值) - 创建新字典

将序列中的元素作为key,指定的值作为每个key的value,去创建一个新的字典

dict1 = dict.fromkeys('abc', 100)
print(dict1)
4.字典.items()、字典.values()、字典.keys()
字典.keys() ->  获取字典所有的key并且返回,返回的数据类型是序列但是不是列表
字典.values()   ->  获取字典所有的values并且返回,返回的数据类型是序列但是不是列表
字典.items()    ->  同时获取字典所有的key和value,返回一个序列,序列中元素是有两个元素的元组,这两个元素分别是key和value

dog = {'name': '大黄', 'age': 4, 'gender': '公狗', 'kind': '土狗'}
print(dog.keys())
print(list(dog.keys()))
print(list(dog.values()))
print(dog.items())
5.字典.setdefault(key, value) - 字典中添加键值对(key存在的时候不会修改)
dog = {'name': '大黄', 'age': 4, 'gender': '公狗', 'kind': '土狗'}
dog.setdefault('color', '黄色')
print(dog)
6.字典1.update(字典2) - 将字典2中的键值对添加到字典1中(不存在的添加,存在的覆盖)
dog = {'name': '大黄', 'age': 4, 'gender': '公狗', 'kind': '土狗'}
dict2 = {'name': '小明', 'height': '15'}
dog.update(dict2)
print(dog)

4.集合

1.什么是集合(set)
"""
集合是容器型数据类型,将{}作为容器标志,里面多个元素用逗号隔开:{元素1,元素2,元素3,....}
可变的(支持增删改)、无序的(不支持下标操作)

集合中的元素:不可变的,唯一的(自带去重)
"""

1.空集合

注意:{}表示空字典
x = {}
print(type(x)) 

set1是一个空集合
set1 = set() 

2.集合中的元素

set2 = {1, 2, 'hus', (10, 2)}
print(set2) 

集合中的元素不可变
set3 = {[1, 2], 2, 'hus'}   #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
set4 = {1, 2, 'hus', 1}
print(set4)     #  {'hus', 1, 2}
2.增删改查
1)查   遍历集合
set5 = {1, 2, 3, 4, 5}
for x in set5:    
    print(x)

2)增 
a.添加单个元素:集合.add(元素)   -   在集合中添加指定的元素
set5.add(100)
print(set5)

b.集合.update(序列)   -   将序列中所有的元素都添加的集合中
set5.update('abc')
print(set5) 

3)删   -   删除元素
集合.remove(元素) -   删除集合中指定的元素,元素不存在报错
集合.discard(元素) -  删除集合中指定的元素,元素不存在报错
set5.remove(100)
print(set5)
3.相关操作
1)in / not in 


2)len, set 
set(序列)   -   所以的序列都能转换成集合(元素不可变);自动去重
list1 = [10, 23, 10, 25, 30, 12, 23]
list1 = list(set(list1))
print(list1)

5.数学集合运算

1..数学集合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包含关系)

set1 = {1, 2, 3, 4, 5, 6, 7}

set2 = {5, 6, 7, 8, 9, 10}

1)并集: 集合1 | 集合2 -> 将2个集合并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集合

print(set1 | set2)

2)交集: 集合1 & 集合2 -> 获取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产生一个新集合

print(set1 & set2)

3)差集: 集合1 - 集合2 -> 获取集合1中去掉集合2剩下的部分

print(set1 - set2)

4)对称差集: 集合1 ^ 集合2 -> 获取集合1和集合2合并后去掉公共部分剩下的部分print(set1 ^ set2)
5)集合1 > 集合2 - 判断集合1中是否包含集合2
集合1 < 集合2 - 判断集合2中是否包含集合1

set3 = {5, 6, 7, 8, 9}

set4 = {1, 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元祖: 什么是元祖 使用()将多个元素括起来,多个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a.是容器,可以同时存储多个数据,不可变的...
    大黄蜂人工智能阅读 1,917评论 0 0
  • 01-元祖 1.什么是元祖 使用()将多个元素括起来,多个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a.容器,可以同时存储多个数据,不可变...
    佐手牵鼬手_89a9阅读 968评论 0 0
  • 1.元祖 1.什么是元祖 使用()将多个元素括起来,多个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a.容器,可以同时存储多个数据,不可变的...
    W_00ee阅读 962评论 0 0
  • 1.recode 列表 特点: 容器, 可以同时存放多个数据,可变,有序。 元素, 可以使任何类型的数据,一个列表...
    EryangZ阅读 1,579评论 0 0
  • 吹进屋内的风变得轻软暖和,洒在阳台上的光有了翠意,周末家中的我也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早晨晚些起床,...
    云观阅读 1,5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