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朋友给我推荐《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这本书,我初略扫一眼就放下了,因为这符合我读书只读经典的标准,这更像是公众号文章修订到一起的书籍。但经过一周的写作挑战后,我发觉自己的想法在发生改变。普通人离大师太远,且与大师的心智模型相去甚远,初学者能够从大师的经典里得到的只是皮毛,更多的是自嗨、是自我安慰。现在因为每天都要输入,所以我在输入信息的时候就会刻意练习,我从这本书、这篇文章上可以效法什么方法论,有什么新的知识点,再次翻阅粥佐罗这本书时,我发觉书上内容对这个阶段的我是有价值的,很多观点趋同,正在进行写作挑战的我,能从这位写作实践者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今日让我来讲写作,我只讲三个方面。
写作是时间复利的最佳体现
什么是复利?就是指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因此俗称“利滚利”、“驴打滚”或“利叠利”。
在学习上来讲,就是当我们掌握了一个简单的概念后,可以通过这个概念来掌握更多学科知识,把握相关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学到的不只是这个概念,而是整个体系,这个概念的价值被极大的放大。
回到写作这件事情上,写一篇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发表在网络上,多年后文章还在那里,无论什么人都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看到,你不用因为不同的人要了解这个话题,你就要给他再讲一遍。就是写出来之后,然后躺着“赚钱”。
写作是逼自己成长的最佳手段
自从历下365天写作挑战的flag后,我每天都要思考写作的题材,这一天我有什么心得体会是可以通过三段式的方法论分享出来给大家的,这样的思考让我至少要在一件事情上去深入思考,这样我在吸收、处理知识的环节上效率也更高,因为目标明确。输出倒逼输入,然后通过费曼方法进行输出。经过一周的实践,我在阅读的时候效果更高,更有技巧性了。
写作不只是每天晚上的写作挑战,还包括书评、影评、朋友圈状态等等这些形式,所以其实在看一本的时候、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可以去思考他的表述架构是怎样的,有什么新的知识,如果让我用自己的话来重述,我会怎么说,这样很快就可以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短评。
“写作+”可以为所有技能赋能
邦妮通过不断写作、出版季刊而成为一名园艺观赏专家,泰罗在各大平台写文章、发布作品而成功创办摄影后期社群,程序员+写作,新东方英语教师+写作,厨师+写作……好像所有的技能,一旦被写作赋能,技能的作用就可以被无限放大,就可以成为众人的老师。当然前提是,技能精湛,费曼写作邦妮通过写作将自己发现、失误、教训与成果与人分享,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他人诉说着有趣的小事和突发奇想,我想他历年的文章,就是他个人的成长史吧。写作+技能可以形成一个个人成长的闭环,习得一项技能后,在实践中我们会产生新的体会,通过写作的形式进行反思,优化我们对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在实践中进行改进。通过写作+技能组合的形式,我们的能力是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