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爸爸或妈妈,每天跟孩子朝夕相处,面对孩子发脾气、哭闹简直太常见了!孩子嘛,难免因为各种原因大哭大闹。
不同的家长,反应和处理方式肯定也各有不同。
有些方式非常好,不仅能有效地安抚孩子,还能够把情绪化的瞬间,当做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而有些方式……比如忍不住跟孩子发了火,即便是家长自己,过后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当时在气头上,那样做很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戈尔曼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基于多年和大量父母的访谈、实验室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出四种典型的亲子情绪互动类型, 分别是:
忽视型;
否定型;
放任型;
情绪教练型
接下来就详细的解释一下这几种类型,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现在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父母。
如果经过测试后,发现自己作为父母,居然属于不太理想的那个类型,也千万不要过于焦虑和难过,我们测试的目的,是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从而改善自己。
毕竟育儿不是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做错了或者失策了,本来就是育儿路上的一部分,只要及时发现并想办法改进就好。
第一种:忽视型
总体的特点:不去正视孩子的情绪体验,剥夺了孩子学习情绪调节的机会。
举个例子: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一大早就又哭又闹。
忽视型家长看来:儿子的想法不可理喻,孩子离开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下午不还回来吗?这有什么可难过的?
忽视型家长处理方式:用零食、玩具等来哄孩子,总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赶紧停止,别再哭了。
忽视型家长会觉得,孩子的情绪是不理性的表现,不用搭理;
家长自己也看不得孩子难过、哭泣,孩子一哭,家长自己也很焦虑和紧张,而且特别有挫败感和无力感。
为了避免这种感觉,不惜用物质来转移注意,比如:
“你要不要看电视?”
“爸爸带你去买冰激凌好不好?”
或者无意识的对孩子的情绪采取低温处理。比如:
孩子告诉妈妈幼儿园有小朋友打了他,妈妈就说“哦,没关系的。”;
孩子说他最好的朋友不理他了,爸爸就说“没事,慢慢就会好了”。
这样的做法,虽然孩子暂时不哭不闹了,但也间接的关闭了孩子体验情绪和认识情绪的机会,更不用说发展情绪管控技能。
第二种:否定型
总体特点:否定型和忽视型有很多共同点,区别就在于:忽视型的家长好歹脾气温和些,但否定型的家长,一旦孩子的情绪爆发,就会严厉批评,贬低甚至惩罚孩子。
举个例子,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一大早就又哭又闹。
否定型家长看来:
首先,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就哭,是孩子自身的性格弱点,先对孩子进行一番威逼利诱,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停止哭闹,那就干脆就来一顿狠揍。
其次,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就哭,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不然,为什么昨天妈妈送就不哭,今天我送就哭?于是家长可能会说,“哭什么哭,再哭就把你一个人锁家里”
适当的惩罚在教育中当然是必要的,但惩罚的目的一定是教育,而不是发泄情绪或恐吓。
否定型家长希望孩子遵守规则当然没错,但问题就在于,一旦孩子情绪失控,家长的情绪立刻跟着失控,而且还自然而然地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家长心里的潜台词就是:孩子不听话就要罚,但完全没想过要去理解孩子情绪背后、或者行为背后的原因,完全否定了孩子的情绪。
第三种、放任型
总体特点:不但接受,而且放任孩子的所有情绪和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慈母多败儿”。太过宠溺,不能为孩子设立行为的界限、也不能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举个例子: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一大早就又哭又闹。
放任型家长看来:宝宝哭得好可怜,不想去是不是?那妈妈再陪你10分钟吧!肯定第一时间妥协。既不打骂孩子也不哄骗孩子,就由着孩子的性子。结果是,10分钟又10分钟,同样的事情第二天、每一天都再发生一遍。
放任型家长,可能自己曾经被严厉管教着长大,就想着等我有了孩子,我绝对绝对不骂他,我要绝对绝对理解他,于是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绪,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但又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导,也不能帮助孩子划定行为界限。
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呢?
1、暴怒的孩子变得有攻击性
不但用言语或者行为伤害别人,还可能伤害自己;
2、让难过的孩子,一直沉浸在难过而无法安抚自己
对孩子来说,不知道行为的边界,也没有学会怎么调节情绪,很有可能会陷入情感的无底洞中,不知道如何走出来,他的内心会更加恐惧,时间长了,难以解脱。
3、就是无意中鼓励了孩子对特权的要求
等他长大了,往往会自我为中心,行为表现的没有规矩,负面情绪强烈、又无法自控。你会想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
第四种:情绪教练型。
总体的特点是: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为孩子的行为设立界限,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一大早就又哭又闹。
情绪教练型家长看来: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心情可以理解,有问题的是:孩子因为心情不好,就大哭大闹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表达情绪的行为可以做得更好,更符合这个社会的要求。
对孩子来说,解决问题往往是从区分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开始的。如果孩子的行为方式伤害自己、伤害他人,那父母要对这种行为立刻叫停,让孩子重新选择更合适的行为表达情绪。
来听听这段模拟对话。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借鉴了。
孩子:我不想去幼儿园!
情绪教导型家长:你不想去?为什么呢?
孩子:因为我想和你待在家里。
情绪教导型家长:是这样啊,我明白你的感受。有好几次,我也想和你待在家里,一起玩,我一点儿都不想赶着出门。但你知道吗?我对办公室的同事们承诺过,会在 9 点钟到,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
孩子:这不公平。我就是不想去!
情绪教导型家长(抚摸孩子的头):我很抱歉,宝贝儿,但我们不能待在家里。你心里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孩子:是的。
情绪教导型家长:还有点伤心?
孩子:嗯。
情绪教导型家长:我也感到有点伤心,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想想明天,我不需要去上班,你不需要去幼儿园,我们就能一整天待在一起。明天你想干什么呢?
孩子:吃冰激淋,看动画片。
情绪教导型家长:不错,那一定会很棒。还有别的吗?
孩子:我们能去公园看长颈鹿吗?
情绪教导型家长:我觉得可以。
孩子:乐乐能和我们一起吗?
情绪教导型家长:可能吧。我们得问问他妈妈。好了,现在我们出发吧。
孩子:好的。
父母用这样的回应方式,不仅为孩子的行为划清界限,同时,还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重视情绪的力量和价值,并相信自己能正确地表达情绪。
这就是一个特别正面的示范,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了榜样。
如果你成长过程中,出现过这样一个情绪教练,你一定更相信自己的情感、更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信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困难和问题也充满信心。
反之,即便长大了,成年了,也不一定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成年人,如果心情不好,就必须喝酒、抽烟、去商场买东西血拼、通宵玩游戏等等,总之,一定要借助外界手段,而且还是对自己或他人有伤害的的手段,才能使自己感觉好起来。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候,也做这样伤害自己的身体的事情。
希望你可以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
有任何育儿问题,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真的真的会回复哦。快关注我吧!